麦基,你来对地方了
(2011-09-17 20:28:44)
标签:
娱乐 |
分类: 娱乐 |
韩浩月
“好莱坞最受欢迎的编剧领袖”罗伯特·麦基要为中国编剧开班了,他的学生“共获35次奥斯卡奖,164次艾美奖”,传言除了斯皮尔伯格不鸟他,几乎所有好莱坞的编剧、导演都听过他的课。这样的光环足够遮掩他在大众知名度上的不足,神气地来中国晃一圈接受业内人士的膜拜了。
作为对编剧不感兴趣、也不打算成为编剧的人,我对这位好莱坞编剧界的成功学家的到来,并不觉得有多重要,但有机会的话,还是想去听听他讲了什么,要知道每一个桃李满天下且数十年专注于一个领域内的研究者,无论他怎么说、说什么,都是经验之谈。尤其对于国内如过江之鲫的二把刀编剧们而言,说不定哪句话就有醍醐灌顶之效。
麦基有一个观点,称如果讲故事的人承认人类内心的阴暗面,并诚实地讲述各种敌对关系和事件,人们就会欣赏他的坦率,继而被这个故事激发正面的、现实的力量。他的这个观点可以凝结为一句话,“从人性角度出发”,因为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思想如何进化,人性总会如蹒跚学步的婴儿,保持着原始的光明与黑暗。中国影视剧很多年来都解决不了“没人性”的问题,对人性要么刻意拔高、夸大,要么使劲给人性泼脏水,很少正面真实的人性,观众看着虚假,自然就无法激发正面的、现实的力量。
电影理论家的作用是可以总结出普遍的电影创作技巧,但如果您认为按照理论家的思维就一定能拍出好电影那就大错特错了,麦基能提供的除了技巧之外还是技巧,但真正伟大的电影还是来自于生活,这也是麦基本人没拍过什么电影而他的学生却佳作频出的原因所在。他只是个配方提供者,而想要蒸出好吃的“馒头”,编剧还得把这配方糅进自己的生活这团“面粉”里。
中国的编剧是不缺素材的,他们的生活视野里,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要么惊天动地、要么匪夷所思,很多现实情节即便再高明的编剧都难以想象出来,但它偏偏还是发生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根本不需要什么艺术加工和编剧技巧,如实拍摄出来就是一部好电影,但是……没有但是了。所以我们的编剧只好祈望能从麦基那里得到一些可供虚构的、实用的技巧,舍近而求远,把冷冰冰的现实故事变得虚幻一点。掌声欢迎麦基,你来对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