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影音 |
韩浩月
“姓唐名吉字可德”——荒诞武侠电影《唐吉可德》再次体现中国山寨文化的精髓,对世界名著《堂吉诃德》的这番“胡说胡有理”的解构,塞万提斯先生若地下有知,不知是否会气得背过去。
《唐吉可德》在影片类型定义上强调这是一部魔侠片,片子全名定为《魔侠传之唐吉可德》,是有着其商业考量的,众所周知近两年的古装武侠片走恶搞路线已经走火入魔,几成烂片代名词,而魔侠片这个说法很容易令观众联想起《魔戒》之类的大片,产生观影冲动。
为了从古装武侠片这个烂泥潭中杀出来,将《唐吉可德》包装出新意,导演阿甘为可谓煞费苦心,选取《堂吉诃德》精髓搭建影片框架,披上3D技术这层炫目的外衣,在国内的电影环境下,《唐吉可德》万事俱备,只欠“故事”这个东风了。
凭借“愁容骑士”这个鲜明的艺术形象,以及大战风车、英雄救美等经典情节的辅助,想把《唐吉可德》拍得惨不忍睹也需要花费不小的功力。解构《堂吉诃德》书名,是电影最大的灵感火花,在故事方面,电影其实新意并不多,好在与宁财神同时出道的编剧俞白眉,在细节和台词设计上比较出彩,起码没有恶俗之嫌。影评人魏君子称《唐吉可德》是“《武林外传》的抢先电影版”不无道理。
剥离掉《唐吉可德》外在的花花绿绿的糖纸,发现它竟然藏着一颗有情怀的心。电影毫无疑问的高潮在于:终于回到现实不再发疯的唐吉先生,认识到了自己的软弱与无力,但仍然勇敢地回到了狼巢虎穴,但这时他已经无师自通拥有了政治家的智慧,一番街头演讲,发动起一场与强权作斗争的反抗运动,打扁了人民的敌人令狐有味、西门大官人和东方大教头。
只顾娱乐而躲避发表观点,是商业片的弊病之一。难得的是,《唐吉可德》很清晰地表达出了个体与强权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即便坚韧如打不倒的堂吉诃德,最终也不能依靠个人的力量改变社会,而只有无数草民站到一起,才能实现击败强权、追求个体幸福的自由。或是阿甘导演也意识到了这个片段的价值,饰演唐吉先生的郭涛在表演时有点用力,颇有《勇敢的心》的气势。
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的本意是“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因此《堂吉诃德》对代表着上层社会贵族文化的骑士精神,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唐吉可德》将这种嘲讽转移到了中国的侠义精神上,在酒馆里,各路大侠实际上个个是草包,只会吹嘘没有行动能力,被当作权力代表的东方大教头,为了安全退休,竟然没有胆量挑战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吉。这种描述在今天看来,也颇有现实价值,多少经常于媒体上抛头露面的名人,不也是如同《唐吉可德》酒馆里的那些草包们一样,只一张嘴皮子闯天下?
无需借用3D这张皮,《唐吉可德》有它的虚妄繁华,也有它的闪光亮点。但毫无疑问它应该算是阿甘有史以来水平最高的一部电影,凭借《唐吉可德》,阿甘有望摘掉“烂片导演”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