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浩月
韩浩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129,206
  • 关注人气:14,5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牛翻译”为何层出不穷

(2009-10-28 11:01:43)
标签:

翻译

书商

金童玉女

译作

宋瑞芬

文化

分类: 文化

韩浩月

 

    从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到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从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到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从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到卜伽丘的《十日谈》……被媒体曝光的翻译作者宋瑞芬,用英法日俄等多种语言,翻译出了20余本世界名著,被网友称为“最牛翻译”。
 

  单从宋瑞芬的“翻译成果”来看,即便称不上“大师级人物”,也堪称“业界高手”,然而包括翻译界人士在内,竟然无人听说过这个名字。如果不是网友的指认和媒体的报道,宋瑞芬或将仍然持续他(她)的翻译事业,在其名下的翻译书单上再增加若干世界名著,把这个“最牛翻译”的笑话搞得更大一些。

 

  宋瑞芬其实不是出版业的“最牛翻译第一人”,早在两年前,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学者王晓渔就发现一个叫龙婧的人,4年翻译23本译著,而且翻译领域横跨文史哲,韦伯、洛克菲勒、培根、尼采等人的著作均被龙婧笑纳。当时的龙婧与另一牛人李斯,被合称为“金童玉女”,成为当年人们嘲笑外文出版之混乱状况的一大证据,没想到,两年后“金童玉女”又出了接班人。

 

  前车之鉴没能成为后世之师,不知道宋瑞芬本人或者宋瑞芬的制造者是真愚蠢还是拿读者当傻子,他们在造假的过程中甚至懒到连名字都不想多改一下,哪怕叫宋祥芬、宋丽芬呢,也不至于被网民如此轻易地发现。如此众多的世界名著译作使用一个译者名字,只有一种道理可以解释得通,那就是编译者或出版方想打造一个品牌,让宋瑞芬具备购买号召力,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没有真才实学,就算宋瑞芬将剪刀和糨糊用得再熟练,也不过是个蹩脚的工匠手。

 

  宋瑞芬出了事,与之相关的人员也急忙推脱责任,宋大师译作曾经的责任编辑称,“已不太清楚是不是这套书的责编了”,还称“自己没有拿过样书”,一名责任编辑没拿到过自己责编图书的样书,这样的搪塞之词真的很拙劣;出版宋大师译作的书商更可笑,连宋大师是“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教授”的谎都敢撒,殊不知记者会将求证电话打到北师大去,而北师大从退休到在职人员中均无宋瑞芬此人的事实,也一举揭穿了这个造假团队以连锁经营方式、打造假名牌的行径。

 

  “最牛翻译”不止宋瑞芬以及之前被曝光的“金童玉女”,在出版界他们是一个独特的生存群体,只不过很多人懂得变通,不那么一根筋地只署一个名字而已。宋瑞芬的背后,很可能站着公司职员、大学生、职业枪手等这么一批被书商雇佣的“创作团队”,他们做到最极端的方式是,窃取别人的翻译果实,仅在语句上进行二次加工,便署上随意捏造的名字堂而皇之地出版。因为每年的出版物实在太多,原译者很难发现自己被盗版,再加上盗版行为取证困难,维权过程漫长,才导致这个行业如此混乱。

 

  网络出版维权困难倒好理解,作为白纸黑字正儿八经的传统出版物也遭遇维权困境,归根结底的原因是相关单位、商人已经结成了一个利益链:正规出版社转卖书号,书商低价雇佣作者盗版,遇到问责时想方设法推脱责任,大不了玩消失,反正宋瑞芬是个虚拟人物。如果出版业内的行业得不到真正规范,如果打击盗版行径的法律得不到进一步的完善,那么一个宋瑞芬倒下去,还会有无数个宋瑞芬站起来,“最牛翻译”终将成为出版业最难铲除的毒瘤,对这个行业的公信力造成很坏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