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 “走出去”困境短期难解
(2009-09-07 15:05:47)
标签:
经济文艺产品图书博览会bibf文化 |
分类: 文化 |
韩浩月
9月3日,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的背景下,仍有1600余家出版企业参加,数量与上届大致相当。本届博览会的一个重大主题是,为帮助中国图书“走出去”搭建平台,为此主办方采取了多项措施。但博览会提供的平台作用,究竟有利于国外图书“攻进来”还是有利于中国图书“走出去”?这依然是一个有必要进行分析的问题。
当然,图书博览会既然冠以了国际名头,平台理应全面开放,让它不仅成为一次图书交流的盛会,也成为一次不同文化和观念彼此接触和碰撞的盛会。不能为了突出推广中国图书而人为地设置门槛,将国外图书企业挡在门外,否则就不必叫国际图书博览会而改称中国图书博览会就好了。既然在一个平台上,就要用图书出版的国际化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国内参展企业,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谈“走出去”。
中外图书贸易逆差曾经令人十分尴尬,有媒体报道这个数字高达1:10,中国图书迟迟“走不出去”的原因,曾被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总结为“归根结底是翻译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发现,“走不出去”比翻译更大的问题是推广的问题,“走出去”的决心不够坚定,意识不够强烈,渠道不够多元。近年来,中国政府意识到了文化输出的重要性,尤其在图书出口这方面,加大了引导性,并予以了资金支持,这形成了国内图书企业“向外摊饼”的强大助推力,中外图书贸易逆差不断缩小,甚至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首次实现了图书贸易顺差。
江苏、江西、四川……媒体上相继传来几个省市图书贸易出现顺差的好消息,但事实上,这种局部的势好并不意味着中国图书“走出去”的困境已解。首先,中国图书还没有在世界上形成品牌号召力,迄今为止,中国图书出口发生的一件最大新闻,还是2005年我国首次被买走全球英文版权的《狼图腾》,自此之后,很少听到有类似消息进入大众视野,《狼图腾》的首开先例并没有形成群体效应,中国图书进入国外通常会销声匿迹,联想到国内连续多年炒作外版畅销书的现象,这种对比很是令人黯然。
其次,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增加,得益于展示和贸易渠道的拓展,但中国有价值的主流文学,并没有借助这些渠道被真正地介绍出去。图书博览会更多地强调商业价值,无形中削弱了图书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价值,而只有当以图书为载体的国家文化价值为外界所了解和认同的时候,图书产品才能够在带来商业利益的同时,也担当起文化使者的角色。
其实,与国产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产品遭遇的“走出去”困境相比,图书已然是成绩斐然了。国产电影曾主打过一阵子“本土特色牌”,在拿了一些电影奖项、满足了国外观众的猎奇心理后,已经吸引不了多少注意力了。同理,如果中国图书在内容上不具备全球化商业,与世界性写作挂上边,也一样难以在国际上具备竞争力。除此之外,一个国家的文艺产品有没有吸引力,和这个国家的是否国力强盛和世界话语权的多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经济与文化一起强势了,图书、影视等文艺产品输出自然不是问题。而就目前的情况看,图书“走出去”的困境暂还暂时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