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浩月
韩浩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074
  • 关注人气:14,5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缺少点“精气神儿”的《走西口》

(2009-01-19 09:13:26)
标签:

电视剧

走西口

精气神

山西民歌

群戏

娱乐

分类: 娱乐

韩浩月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这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无疑是目前正在央视热播的《走西口》最好的宣传语。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央视一套这个平台优势很重要,此外,最大的优势就是卖这个剧名了。

 

几天的《走西口》看下来,最大的感受是,这是部拍摄的中规中矩的戏,没什么太让人惊喜的亮点,除了错解“三民主义”等个别概念性硬伤外,也挑不出来什么毛病。如果不是拜那首民歌的巨大影响,这部戏也就平平淡淡地被淹没于荧屏了。

 

看《走西口》,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仔细琢磨,方发现它缺的是一点“狠劲儿”。山西人“走西口”的经历加在一起长达300年,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所蕴含的拼搏与挣扎、苦难与凄凉,体现到剧中人物身上,应该呈现一种爆发力出来,虽不能拿《闯关东》的悲壮、决绝与之相比,但相应的豪迈、激情总该多体现出一些的,遗憾的是,《走西口》中除了富大龙扮演的梁满囤的表演比较有张力外,包括主演杜淳在内的其他男性角色,都没能将乡土的、野性的气息良好地传达出来,总体看来,戏还是有点太文绉绉了。

 

《走西口》的故事背景设置于二十世纪初山西祁县,为了逃离饱受灾害蹂躏的故土,男人们背起行囊,听着女人们合着血泪唱的《走西口》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那一声声响起的带着辛酸和无奈、同时也不乏柔情蜜意的歌声,直到现在都还是“走西口”文化挥之不去的旋律和气质。《走西口》本来可以将这种旋律和气质融于故事情节中,这样哪怕剧情弱一些,看着也会令人荡气回肠。正是因为缺了这口精气神,《走西口》的地域特色才没被渲染出来,难怪很多熟悉晋商历史的观众看了很不满意。

 

《走西口》没有明星大腕,会让看多了年代戏、宅门戏的观众有新鲜感,也会降低对它的要求。有新鲜感,也会降低对它的要求。它需要做的是,让演员们都努把力把群戏演好差不多就成了,但从目前的状况看,《走西口》的众演员劲还没使到一起来。此外,电视剧开头几集铺垫过多、进展拖沓,也会让不少心急的观众失去耐心,期待随着剧情的进展,《走西口》能够渐入佳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