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文学:魅力还在纯真不再

(2008-07-10 11:08:22)
标签:

网络文学

网络作家

纯真年代

文化

分类: 文化

文/韩浩月

 

  提到网络文学你还会想到“痞子蔡”吗,作为最早一位被和“网络文学”紧紧捆扎在一起的一名作家,“痞子蔡”已经成了一个符号式的人物和遥远的记忆。当年在网络上叱咤风云的那些写手们,到今天已经像“那些花儿”一样,早已散落到天涯。现在的网络文学,是网上连载总要留一个“尾巴”,是收费阅读,是把网页上的文字变成印刷品……不得不说,网络文学的纯真年代已经过去了。

 

  早期的网络文学,充满了其处于原始时期的激情和活力,有些文学功底但无处展现才华的写手们,将BBS当做了新大陆,那些刚刚认识到网络阅读魅力的网民们,是他们的忠实拥趸。那时的互联网还有些狭小,就在这片动不动就“当机”的“土地”上,作者和读者建立了兄弟姐妹一样的感情,如何写出好看的文字,如何吸引更多的回帖,是网络写手们乐此不疲的事情。那会儿,虽然没有众多的出版商蹲在网上凭着灵敏的嗅觉发现好的选题,那些文字也有些散乱、不成章法,但毫无疑问,它们具备现在网络文学日渐缺失的一种品质:真诚。

 

  网络文学的魅力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正如媒体所发现的那样:网络文学在登堂入室,网络作家派头十足,网络读者趋之若鹜,文化出版、影视动漫等产业紧盯着网络文学这块“肥肉”,毫不掩饰要将其转卖变现的野心,就连一向行动迟缓的中国作协也打算对网络作家敞开大门,但恐怕没有多少网络作家会对此感到受宠若惊,他们已经有了更能获得自信、实现价值的地方,那个地方的名字叫“市场”。

 

  但正是网络文学的市场化或者商业化,才使得它真的不像我们曾经熟悉的那个网络文学了。除了还维持网络发表、网络连载等外在形式,网络文学无论在表达方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在悄无声息地向传统文学靠近。看看那些在网络上流行的所谓“盗墓小说”、“穿越小说”、“新言情小说”,可以说它们是网络文学,也可以说它和网络时代到来之前的流行读物并无二致,之所以被打上“网络文学”标签,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它们先是在网络上走红继而才走上传统出版之路。假如把王蒙的小说化个名在网上发表说这是网络文学,也不会有几人反对。

 

  网络文学变得不像网络文学,和大批传统作家纷纷上网也有关系。在意识到网络的传播价值之后,除了少数坚守传统写作的老作家,其他作家也忍不住上网一试身手,不管怎么说,职业作家的功底是网络作家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当不知名的传统作家,披上一件“网络作家”的马甲和他们争夺地盘的时候,早一批的网络作家便纷纷败下阵来。而为了出版故,草根网络作家在写作时,便开始有意无意地迎合出版商,把文字调理得“字正腔圆”一些,以加快变成纸书的速度。一些作者干脆将写好的作品,拿到网上每天放一段上去,于是也成了“网络文学”了。

  网络成了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的共同阵地,它的平台特征更为明显,同时,它缔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的能力在渐渐衰退,在网络大众化之后,网络文学也面目模糊起来。这一点在网络诗歌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在诗人们大面积上网并建立了无数个诗歌圈子之后,想要分辨哪些是网络诗歌哪些是传统意义上的诗歌,已经变得非常困难。前不久,一帮诗人通过网络召集的形式搞了一次“2008中华诗词(青年)峰会”,便可以视为一场网络诗人的聚会,但你能说他们写的都是网络诗歌吗?

 

  至于王朔所说的“未来最伟大的作家将会从网络文学中诞生”,已经算不上什么预言了,他不过说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认识,因为未来的作家,不可能和网络无关。也许用不了多久,“网络文学”这个词汇将会消失,剩下的只有“文学”二字。在“最伟大的作家”那里,网络只是成就他伟大之处的一个渠道,而决定不了他该如何写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