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浩月
韩浩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03
  • 关注人气:14,5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正的草根蛰伏在民间

(2007-03-01 09:24:05)
分类: 文化

文/韩浩月

今年春节回老家,看到了一个碟片,内容说的是,一个贫困的农村女孩考上了大学,因为没有学费,不得不答应嫁给村长的傻孙子。故事是用我家乡的柳琴戏演绎的。听着熟悉的腔调,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不是因为故事,而是为家乡文化竟然可以用这种方式保存并传播而感动。我上中学的时候,同学间就有一位家是柳琴剧团的,有一次去她家,才知道剧团早已解散,演员的生活已经很窘迫了。在时隔近20年后,柳琴戏竟然出现了复兴的迹象,令人高兴之余不由想去探询其中的原因。

通过了解柳琴戏碟片的拍摄和经营模式后,才发现家乡戏已经全然进入了一个商业化的操作流水线。投资拍摄者是市里的一位文化商人,早期也是柳琴戏演员,商海奔波一二十年后,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钟爱的行当里。用老文化人做编剧,稍付些润笔费即可。在圆自己演戏梦的同时还能有一份收入,所以演员们也是趋之若鹜。拍摄采取的是实景拍摄,省却了舞台布景等诸多费用。戏拍出来之后,投资者再通过自己注册的音像公司印制出来,发行到家乡区县的各个角落的音像摊,辐射到周边省市,甚至还卖到了一些偏远地区。据说利润不错。

我在家乡县城的一个音像店里买到了这些碟片,每碟2元的价格让人难以想像它的利润出自哪里(城市里的盗版碟最低都要5元了),但店铺里铺天盖地的碟片还是能让人感受到它销售之火爆。想想也是,在消费水平尚不算高的家乡,2元是一个合适的价格了,若再高,恐怕当地普通百姓难以接受。从濒临灭绝,到形成一个有着自己生产和生存规律的产业,家乡戏在娱乐多元化的今天竟然生生挤出了自己的一条活路,令人惊讶和欣慰。是该感谢那些本身就是一部戏剧的乡村文化作者,还是该感谢那些嗅觉灵敏理想与赚钱两不误的文化商人呢,也许都应该感谢一下吧。

前些天央视的一档节目在探讨2006年“草根”与“精英”的碰撞现象,一位评论家说媒体所谓的草根都是“伪草根”,因为真正的草根们根本不上网,那些在网络上以草根名义说话的人其实多还长着一副精英面孔。我觉得他的话一语道破了热闹一时的所谓“草根”与“精英”的真相。在网络上,是不存在草根与精英之分的,顶多是话语权多少之分。真正的草根和真正的草根文化,都还蛰伏在乡村和民间,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自循环系统”,在固定的区域和圈子内,草根文化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我看来,我们家乡戏的编剧和演员才是名副其实的草根英雄,在全国范围内,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和认识他们,然而在他们的受众中,却是不折不扣的明星。

那些网络上“草根”碰撞“精英”的说法事实上是不成立的,在网络世界,“草根”和“精英”不过是两顶帽子,戴哪个更适合说话或者更适合攻击自己的对手,于是便手擒来。有人说郭德纲是草根,殊不知在他成名之前便已经注册有自己的影视公司,做了演员和主持人,实质上他仍然是那个“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俗语所指的“有准备的人”。

城市文化不断蚕食着乡村,乡村文化没有任何抗衡之力,唯一值得一说的东北二人转,虽然改良后名义上走进城市了,但它仍然是被嘲讽和抨击的对象,更别说那些压根不符合现代娱乐口味的地方戏了。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仍然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他们的关系,是进攻与退守的关系,永远做不到共荣共生。我曾想过,把从家乡带来的柳琴戏压缩后传到网上介绍给朋友们,后来还是放弃了,版权问题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戏曲,怎么可能在网上找到知音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