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连载:《雨中之城》2

(2006-05-18 10:54:12)
2

在收到女笔友的第一封来信的那个夜晚,杜少甫兴奋的难以入眠,工地的生活实在太苦闷了,他已经对打磨地面这种活计感到了彻底的厌烦。他厌烦工地灰尘漫天的环境,厌烦包工头那张肥头大耳的脸和一双死金鱼眼,厌烦在医院停尸房门前切钢筋的女孩看他时那含情脉脉的样子,他的哥哥是大包工头手下的小包工头,以为有了一个小包工头哥哥就了不起了?先把你脸上那一小堆雀斑收拾干净了再说。而这封信给杜少甫的幻想打开了无数扇门,每天打磨地面的时候,他不再苦闷不再为刺耳的声音苦恼,他的心思完全脱离了此地,漂浮在三千米的高空中。在虚幻的云朵里,女笔友有着温柔长发和恬静的笑容,她的牙齿很干净手很白,她很善良,把他的家人当作自己的家人,他甚至想到女笔友某一天会主动要求给他清洗换下来的内裤,想到这里杜少甫不禁脸庞发烧内心充满了莫名的耻辱感。

从学校退学出来杜少甫打算干一番大事业,可耳边听到的消息尽是被“大事业”给干了的。城里的痞子头小山让五个彪形大汉开车绑架到白马河边上,一阵痛殴之后,斩下了他的右手扔进了滚滚河水中,城里的痞子群体一时风声鹤唳,后来据说绑架小山的是市里一个更大的痞子头的主意。县城里的混混们带来砍刀坐公交去市里为小山报仇,结果被人家打了个落花流水。由此可见,县一级城市就是比不上市一级城市,从打架上就看得出来,据说市里的痞子头和市公安局的副局长是结拜兄弟,尽管小山和县公安局副局长也是结拜兄弟,但你说县局长能干得过市局长吗。杜少甫刚开始的时候也想混社会,干这行他可谓有经验有资质有潜力,在上联中时他就经常腰后别着剃骨刀在烈士陵园门口拦人打架,帮哥们出气。小山的下场让杜少甫倒吸一口冷气。再加上上世纪90年代前后年全国严打,狠抓重判,警察每天晚上在县政府门口搜查,发现身上有带刀子的青少年二话不说一概拿下。杜少甫只好踏踏实实去工地干活。

在工地杜少甫先从搬砖头练起,接着又泥过墙,搞过电焊,在停尸房门口和小工头的妹妹切钢筋。杜少甫用力地将一根拉直的筷子粗的钢筋送到刚铡刀的切口处,小工头的妹妹含情脉脉地向下一按,将钢筋截成一米一段或两米一段。这个活让杜少甫感到很悲伤,他觉得再这么继续下去的话迟早有一天他会被小工头妹妹拿下,成为小工头的妹夫,虽然那样可以得到小工头的照顾,去做轻松一点的活,但一想到要与小工头妹妹的雀斑脸面对一生,杜少甫就不禁悲从心来。那时候杜少甫还是个思想比较传统的人,觉得男人爱一个女人就应该像女人爱一个男人一样,结婚了就永远再一起,管他(她)日后会不会变得无比彪捍、丑陋或无趣。杜少甫想,假设万一被小工头妹妹拿下了,等到熟悉一点的时候,他一定会鼓起勇气告诉她,脸上有雀斑有就有了,是自然灾难,咱能不能别含情脉脉?一张雀斑脸再含情脉脉的,实在让人受不了。

好在杜少甫没等到这一天就被调动了岗位,杜少甫肯定是包工头妹妹向她哥哥打了小报告,具体怎么打的杜少甫就不知道了。后来包工头妹妹换了搭档,一个身材和杜少甫差不多的兄弟,不知道为什么,当杜少甫发现包工头妹妹仍旧用含情脉脉的眼神看她的新人时,内心居然有一点失落和悲伤。不过这悲伤很快就被喜悦冲淡了。杜少甫被安排去打磨地面,这是个工地里的辛苦活,没人愿意干,杜少甫边打磨地面边在心里默默地唱《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杜少甫想象着自己是个古代被流放的大臣,眼前的一片汪洋污水好比渺无人烟的草原,他独自放歌而行。

第一个女笔友的来信让杜少甫悲苦的生活增添一抹靓丽的颜色。通过阅读来信,杜少甫了解到此笔友并非那次在县师范颁奖活动上结识的笔友。那时的文学女青年多矜持啊,她们可以给你留联系方式,但绝对不会主动给你写信的。不像现在,文学女青年特别爱跟男粉丝睡觉。愿意主动给别人写信的通常是文学爱好者,他们对写作一知半解,觉得写作的人尤其是诗人是很神秘很浪漫的,觉得诗人之间的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最浪漫的关系,诗人们在一起要么是饮酒吟诗要么忧国忧民谈论国家大事,所以从古至今,每堆诗人周边都围绕几个有姿色的崇拜者给端茶倒水。虽然杜少甫还没公开发表过任何一首诗,但他早已以诗人的身份自居了,所以在收到第一位女笔友来信的时候,他有些安慰又有些骄傲,他觉得自己以后写诗更有动力了。女笔友在信的第二段是这样写的,“请允许我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名字叫李清,是县一中高二(四)班的在读学生。我是在一本诗集上看到你的名字和联系地址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杜少甫恍然大悟了。李清果然不是那次在县师范举行的颁奖活动的女生,而是从图书馆里寻迹找来的女生。每一个县城都会有一个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里都有几大柜子被翻弄的卷边油污的图书和一个面孔冷傲的年轻女图书管理员。在那些被无数人借阅过的图书中间,总会有几本诗集的某一页上写着类似于这样的一行字,“你喜欢文学吗,欢迎你成为我的笔友……”,然后下面是通信地址。这样的故事在全国的每一个图书馆都发生过,不巧杜少甫是其中之一。杜少甫每周都去图书馆,但并不经常去图书借阅室,常去的是报纸阅览室。图书借阅室总共就那么几本诗集,已经让杜少甫借过数次了。有一次杜少甫在报纸阅览室看报纸的时候,突然产生了很多文学青年都会产生的浪漫念头,于是便去阅览室挑选了一本相对干净一些的诗集,又借阅了一遍,在家放了一天,用很小的字体在某一页上写下了那行字。在交还图书的时候,杜少甫的内心很忐忑,因为每次还书,冷傲漂亮的女图书管理员总会用大拇指将书细细地过滤一遍,检查有没有被撕掉的书页或弄脏的书页,如果有掉页或脏得过于厉害的,这本书借阅者就要按原价买下。当然在书上乱涂乱写也包括在内,虽然区区写上一行字不至于让借阅者买下这本书,而一旦被管理员发现在书中写这么幼稚庸俗的交友启事,遭到几个白眼是逃不掉的。

在书上写交友启事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那时杜少甫还在职业高中里和顾况为诗歌倾尽心力,没有多久便忘了这茬事。也许杜少甫只是想检验一下在鲁南这个偏远小城是不是真的存在真正的文学爱好者,并非想遭到一场艳遇什么的,而艳遇的确是来了,而且来得和杜少甫预想得一模一样。

长篇连载:《雨中之城》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