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浩月
韩浩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78,389
  • 关注人气:14,5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韩”骂战:文坛两代人还是各玩各的吧

(2006-03-10 10:08:29)
分类: 文化
“白韩”骂战:文坛两代人还是各玩各的吧

文/韩浩月

文坛两代人(一个生活在古代,一个生活在现代)白烨和韩寒在博客上掐了起来,对掐的结果是韩寒大获全胜。在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作家近乎大雨倾盆般的猛攻之下,白烨仓促应战犯了兵家大忌,使用了“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招,丢人又丢份。勉强接了几招便挂出白旗,说了句“韩寒同学文风泼辣尖刻,本人实在拉不下这老脸与之对骂,”口占了一个“走”字决关闭博客且待下回分解。

果然,白烨挂白旗只是虚晃一枪,杀手锏没过几天便使了出来,白烨“希望这样一个事件,能为如何为网络立法和建设网络道德提供一个反面的例证。”随后有媒体组织作者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声讨韩寒,将矛盾升级到如何管理博客言论及网络道德身上。文坛掐架讲究的就是你来我往练太极推手,一旦上纲上线就不好玩了。好比俩孩子闹事,落败的那个气冲冲地找家长出面摆平,这样即使错在取胜的那个孩子身上,找家长的那位也会遭到大家的不屑。现在的问题是,以韩寒为代表的文坛外高手触痛了文坛内的长老,事情已不是一场骂战那样简单。白烨与韩寒之争看似出于偶然,实则是市场化写手与体制内作家这些年因文学观念不同互相看不惯而积累下来的矛盾爆发点。

曾几何时,文坛几乎就是闪闪发光的神坛代名词,能在国家报、省报乃至市报、县报上发表一篇几百字的短文,都会被周边人等称为才子神童,立即麻雀变凤凰,有的甚至借此改变了自身命运。如果能有幸加入各级作家协会,领到一纸会员证,那无疑更是一种上等的荣耀,有了这个证,不但可以四处接受邀请游山玩水开笔会,还可以进入体制内的报刊杂志,掌握业余作者作品的生杀大权。作为有一定道行的长老级别人物,则是体制内作家的统帅,把持着象征国家最高文学创作水平的刊物,通往这一座座文学殿堂的道路或光明或荆棘,全凭长老们的一张嘴皮子。有热爱文学的青年曾发出这样的呼嚎,“文学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也不用心想想,有这帮老爷子在能不窄吗?

网络时代,发表文章只是点击鼠标一瞬间的事,在一批市场化出版社和新锐媒体的培养下,年轻的畅销书作家层出不穷。韩寒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出版的书动就发行上百万册,预收的版税可以高达200万元。对他们而言,文坛已经像韩寒所说的那样成了祭坛,曾有的光芒消失殆尽,如同一块消了磁的磁铁,没有任何的吸引力。白烨在他的评论文字中一直以“80后”评论发言人自居,称一直在努力地为80后作家进入由期刊和文学评论家组成的发表平台牵线搭桥,说难听点真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且不论80后们是否对这个平台感兴趣,翻开这些杂志看看,除了腆着老脸的那老哥几个,能看到几个80后的面孔?除了忙着借国家提供的文化资源建立自己的利益圈子,打着各种旗号出席各种拿红包的文学研讨会,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一些透着腐朽气息的所谓“名家随笔”与业余作者抢占版面,长老们还为后来的文学青年干了啥有益的工作?

文坛内一直信仰的文学崇高论在新媒体时代被冲击的七零八落,文学的含义不再仅仅是宣扬、教化的工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消费品。即使作为消费品的文学也是文学,不能以这些文学作品不主流、这些作者不积极向文坛前辈靠拢便将其打入地牢。文学是属于大众的。用伟人的话说,“文坛是你们的,也是他们的,但终归是他们的”。在现阶段下,还是井水别犯河水,各玩各的吧,老老少少的在一块掐,互相问候对方至亲毕竟是不太雅观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写诗的人
后一篇:都市里的蜻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