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垃圾

(2014-10-13 10:28:42)
标签:

纽约

日本

台湾

垃圾分类

环保

分类: 杂谈

到纽约后的第一天,住进位于法拉盛缅街上的那间连排小屋,我就被储藏室门上一张醒目的字条吸引住了。房东太太用不太标准的中文写着垃圾的处理方式:“每周请把垃圾整理好,周日将垃圾桶拖出,周一拖回。”我探出头,向窗外望去,细雨中,车库门口的三个垃圾桶正静静地置于夜色中。

以后的生活中,我慢慢地发现,在美国,垃圾处理有着严格的要求。绿色桶为纸皮垃圾,蓝色为塑料及铁制品,而黑色则是生活垃圾。垃圾桶上标有门牌号码,绿色与蓝色桶里的可回收垃圾每周日晚上由政府统一收回,经过处理之后重新投入使用,而黑色桶里的生活垃圾则是一周收两次。房东一再强调不要将垃圾放错了桶,假如一不小心将生活垃圾投入了蓝桶或绿桶,那么一张数目为150美金的罚单会毫不客气地寄到你的邮箱里。

而纸皮垃圾的回收更为严格,报纸、纸箱等必须收拾整齐,否则不予回收。初到纽约时,原以为美国人不会在细节上过多地计较,有一次的纸皮垃圾,我们只略加整理便投入了绿桶,没想到,第二天清晨外出,其它的垃圾都收走了,单单绿桶里的还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回想起邻居家捆扎地整整齐齐的旧报纸,不禁感到汗颜。后来与美国的朋友聊起此事,她笑着说,我们的所作所为,大概是想挑战一下美国的规章制度,没有接到一纸罚单已经是万分幸运了。我才恍然大悟,在美国,任何一件事都有法可寻,连垃圾处理也马虎不得啊!

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白岩松主持的一档节目,说的是通过垃圾处理看日本的环保。日本千叶县的我孙子市,名字虽然有些奇怪,但垃圾处理却在整个日本首屈一指。垃圾分类以家庭为单位,从每一个小小的个体做起。每到周日,勤劳的家庭主妇都会把已经分过类的垃圾送到回收站,再由政府统一收回。垃圾的种类也细分到了17种,瓶类分为无色瓶、茶色瓶和其他瓶,分别装在不同的袋子里。2005年,这个只有十几万人口的小城市,就已经将废品再利用率达到了40%。这个数字,让坐在电视机前的我赞叹不已。

2013年夏天,我去台湾旅行。在台北一条不知名的街巷里,看到排成长龙的人群。我有些好奇,一问才知道,这些人只为了排队扔掉已分好类的垃圾。我问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台湾是我们的岛屿,我们的家。”我终于明白,台湾人之所以这样影响政府的号召,从自己做起,是因为环保是“我们”的事,他们用最简单却是最令人感动的方式热爱着这座岛屿、他们的家园。

我们常常忽视了垃圾在土地中自然降解的时间,纸类垃圾需要三、四个月,易拉罐八十至一百年,而玻璃瓶却需要四千年之久。将这些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经济利益与社会价值将不可估量。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里,也开始了垃圾分类,但效果却不怎么理想,更多的人,还一如既往地过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生活,甚至很多人始终认为环保是政府的事,其实这才是本墨倒置。一个国家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常常都体现在这样一些细枝末节中。美国至今都在通过高额的罚款让法律法规得以顺利实施,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从垃圾分类开始,从我们每一个渺小的个体做起,环保永远都是大家的事,是一件应该坚持到底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梦回奥兰多
后一篇:陪产趣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