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燃希望的炉火

(2013-12-10 08:01:58)
标签:

刘墉

炉火

生活的真谛

人生

修行

分类: 随笔

    说起来有些好笑,小时候,我最大的乐趣之一竟是生炉子。

 

我年少时,还没有集中供热,父亲装了“土暖气”,每到冬天,家里都是暖洋洋的。只是,那时候父母都上班,只有我早早地放学回家,就学着父亲的样子,先将旧报纸卷成长条,点燃后慢慢地伸入炉底,看小小的火苗渐渐有了声势,再放入木柴,一边扇风一边看熊熊的火焰延烧到煤炭。炉中的火光,由橙红到幽蓝的转变,竟是那样美丽。没多久,父亲泡茶的热水便汩汩而溢了。

 

那时候,我就知道,生炉子其实是一个“技术活儿”,掌握火候是成功的关键。就在这样的不断尝试与实践中,我成了生炉子的好手。

 

    许多年后,开始了集中供热的年代,我们的“土暖气”三下两下被父亲拆除了。看着一堆破铜烂铁叮叮当当地装在麻袋里被收废品的带走,我竟有些恋恋不舍。

 

我一直认为,我喜欢生炉子是因为父母在落雪的黄昏归来时,能够感受的温暖,而那份温暖也是我快乐的源泉。有一天,读刘墉的文章,惊讶地发现,大作家童年的时候,竟和我有着同样的经历。在为母亲点燃的炉火中,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他说,起初看起来的熊熊火焰,并不代表成功,愈在黑烟弥漫的时刻愈不能逃避,愈得坚持到底。

 

我突然懂了,小时候甘愿被黑烟呛得眼泪直流,被炉火烤得两颊通红,也要拼命忍耐,固然是牵挂着成功后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在点燃一种希望。看星星之火变成炉中的烈焰,最终转化为寒冬里的温暖,那火苗不断跳动的,就是希望。

 

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些,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少了一些进取和努力的精神,稍一碰壁,便有些颓然,甚至自此收手,放下了希望。岂不知再坚持一下,那恼人的“黑烟”便要散去,希望的火苗已在延烧。许多人,到了中年才开始慢慢理解了人生,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尝试中才渐渐有了收获。而这样的尝试,就好像那炉点燃的火,有黑烟、有烈焰,有眼泪,但也有希望。就像刘墉在文中说的那样,枯枝是易燃的少年,树干是耐燃的中年,焦碳是温厚的晚年,人生就像点一炉火。

 

我常常回味这一小段文字,我想这或许就是生活的真谛。无论身处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不能少了“希望”。懂得掌控“火候”,“火大时关上炉门以收敛烈焰,火小时开门鼓风以激发潜能,火残时留个火种好传给明天”。人生,就是这样一种带着希望的修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