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提议去爬二龙山,我有些不屑,只听这个“土得掉渣儿”的名字,就少了许多期待。可是,真的站在二龙山的脚下了,我才发现,幸好来了,不然与这么美的地方擦肩而过,将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啊。
一过了山门,二龙山立刻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那陡峭的、几乎成90度的山路,让我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深吸一口气,头都不敢抬,只奋力地一直向上,走完这长长的一段,已是大汗淋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剩呆呆地立在那里大口大口地喘气了。朋友早已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孩子们的表现反而让人眼前一亮,虽然也气喘吁吁,却多了几分爬山的新奇与喜悦。
短暂的休整换来一段平坦的旅行,一下子缓解了刚刚的疲惫,我的心也被这满山的诗情画意激活。穿行在古树参天,奇石林立的丛林间,阳光从层层叠叠的树缝间星星点点地透了出来,清凉的空气渐渐消散了身上的热气。清新的泥土的味道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花香。极目远眺,漫山绚烂的樱花,已将春色占尽。
沿着依崖而建的木栈道一路走过,有些惊讶,不敢直直地向下望去,更不敢思量那深不可测的悬崖下面,有些什么样从未被惊扰的故事,却猛得一转头,望见了山下那两汪翡翠般碧绿的湖水。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不敢相信水也可以美成那般样子。两潭湖水,静静地相依,宛如那恩爱的夫妻,牵着手,依偎在一起。那一条长长的水帘安然地泻下,似青春的女孩细纱般的长裙,微微地在风中荡漾。
加快脚步,向那水潭狂奔而去。没走多久,就听到了潺潺的水声。抬头向上望去,原来另有一条水流由山顶一路泻下,向那密林深处望去,竟寻不到根源。那奔流似波涛滚滚而下,溅起洁白的水花,我与几个孩子立在那里,只望着汹涌而去的流水,时间也仿佛停驻了。走到了铁索桥,孩子们又高兴了起来,桥下就是浅浅的小溪了。趴在桥上向下望去,是水中我们清晰的倒影和无数正自由自在游泳的“小黑点”,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变成另一种生灵,蹲在雨后的荷叶上,呱呱地叫着。刚刚吃完的冰激凌小盒终于派上了用场,孩子们尽情地挥洒,手舞足蹈。
再走一段,突然静了下来,游人渐渐稀少了起来。站在小路旁边,幽静地仿佛能听到大山的呼吸和林间轻灵的鸟鸣。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个简易的凉棚,大大的遮阳伞下,闲散着三两张小圆桌和几个马扎,原来这还真是一个歇脚的地方,来一碗纯正的崂山茶,也算不枉来二龙山一趟。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了“武松打虎”。想当年,那武松也是在这样一个“凉棚里”狂饮一番,才只身去了那景阳岗吧?只是,他饮的是酒,而这里却是淳香的崂山茶。我说与同伴听,他们大笑,调侃我一丁点儿事也能浮想联翩。我想,众人一笑而过,也是愉快的瞬间。
正笑着,忽然发现一块石碑隐隐地立在杂草之间。我有些好奇,径直走了过去。碑文没有什么特别,总不过是子女为逝去的父母而立,可特别的是,墓里埋着的,明显是夫妻的故人,却是同年同月同日而亡。我有点惊讶,是一场意外吗?让他们结伴而去?或是,如相思鸟,爱人去了,留在世上的那一位,也不能苟活,即使到了黄泉,仍不离不弃?望着立碑人的名字,我想,每到清明,或是故人的忌日,每当他静静地立在这里,带着悲伤,或是被久远的记忆填满的心房,再一次想起,他曾在一天之中忽然失去了两位至亲,他又该是怎样一种心情?许多年前那一个普通的日子,却是他心头永远地痛楚。
正思量着,远远地,我的朋友们在高声喊我了,我急忙离开,心头还萦绕着一股莫名的惆怅。
不知不觉,已近黄昏,一层淡淡的雾气不知何时缭绕了起来。再回头看看刚刚走下的山坡,渺渺云雾中竟有几分太虚幻境的感觉。山下那一望无际的茶园,阡陌般地错落有至,田埂间隐约走动的农人,此时渺小地仿佛沧海一粟。走下了二龙山,竟还没觉得累,这一路匆匆地浏览,似乎还有些意犹味尽。
这个假日,收获颇多。与朋友们一起,嬉笑怒骂,皆是一种休闲;听海、游山,又是另外一种情调;带着孩子,虽说心事不断,却也是温馨满满。回来的途中,已与他们有了下一次的约定。无需行万里路,几天的郊外小游,也别有一番滋味。有一点遗憾,二龙山还有许多未开放的景点。这样也好,有期待,也有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