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龙应台的《目送》,好多次,忍不住热泪奔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一句话,龙应台就将“亲情”二字诠释地淋漓尽致。
小时候,不懂什么是亲情,常常觉得父母的唠叨太无聊。直到自己也成了母亲,才发现,这世上,总有那么两个人,无论我身处何方,总是对我关怀备至。很多文字,在亲情的面前便失去了意义。朋友之间,可以用“感动”来形容;相爱的人,可以用“死了都要爱”来诠释荡气回肠的爱情;可是,亲情呢?怎能简单地用一两个词汇就概括?因为,亲情往往不是用语言、用文字就可以体会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眼前常常会闪动着父母亲两鬓的斑斑白发。父亲的腰杆不再挺直,母亲也不再事事干炼。五层的楼梯爬上来,也会气喘吁吁。可是,尽管如此,在他们的眼中,我永远都只是他们要尽全力去保护的那个人。
记得有一次,我和母亲一起去市场买菜。去的时候两手空空,返程时却是满载而归。母亲执意要提那个重一点的包,为此我俩争执了很久。最终,母亲生气了,大喊:“快给我吧!你拿这几个就好,在我眼中,只要我活着,你就是个孩子。”说着,硬是把剩下的几个轻一些的包塞到了我的手中,自己头也不回地走了。那一刻,我的泪竟忍不住潸潸而下。
还有那么一次,我患了重感冒,店里又忙得不可开交。母亲打来电话,听出我浓浓的鼻音,知道我病了,便问:“吃药了没?”我有些不耐烦地说:“没呢,哪有时间啊。”匆匆地挂了电话,我又投入到了工作中。没想到,没过多久,母亲竟出现在我的面前。她看了看我满屋子的客户,把一个小包裹往我怀里一扔,说:“忙完了就赶快吃药。”就又转身走了。我追出了门,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屋外已是漫天飞雪,母亲的头发被瑟瑟的寒风吹乱。她又回头朝我挥了挥手,示意我别站在风里快点回去。那时候,看着她的背影渐渐地消失,我就想起龙应台的这句话:“我和她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
对母亲,心里还是有几分歉疚的。年少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她对我管得太多而争吵不休。不喜欢她为我织的毛衣,无论那毛衣的色彩有多么斑斓,也扔在一边不去理睬;不喜欢她站在巷口等我放学,明明可以自己走的路,干嘛要她来陪伴,好象我在她的心里永远长不大。可是,当我也成了母亲,当我也有了这样一份牵挂,也会忍不住为我的女儿做这做那,我才发现,我过去对母亲做的这些事是多么地残忍。
所以,读龙应台的《目送》,读到那些写亲情的章节,字里行间,淡淡的文字,透出的却是浓浓的亲情,我会忍不住想起许多我和母亲之间的往事。这世上,你被一个人这样无条件地牵挂着,直到她的生命不在,无力再为你做任何一件事,这是一件多么感人而又幸福的事。我突然感到,有什么会比得上父母双全,亲情永驻更值得庆幸?看到龙应台写她那个语无伦次的母亲和煎熬许久已不在人世的父亲,我在想,当有一天,我不得不目送父母的背影渐行渐远,我和他们的缘份不在的时候,除了一份心痛,还会留下些什么?
所以,才要好好珍惜,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深深地、深深地在心里虔诚地向上天祈祷:祝我的父亲母亲身体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