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三毛
(2012-01-23 08:27:55)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笔记 |
第一次读三毛的作品是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时的三毛已经离开了我们。坦白说,读她作品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就是鼎鼎大名的三毛,只是感到这平静的语言,竟像潺潺的溪水一样,静静地流淌在我的心里。于是,以后的几年中,我不断找来三毛的许多作品读,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大作家童年的梦想居然是做一个拾荒者!这太不可思议了。
读三毛的作品,总感到心会莫名地沉静下来。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淡淡地诉说,将平常的事、浅浅的道理用最朴实的语言一点一点地渗透到我的心里。我常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她一定有一颗异于常人的心灵。
爱自由的三毛一生走过了54个国家,流浪的生活不仅没有让她感到枯燥乏味,反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游记。跟着三毛的脚步,我认识了撒哈拉沙漠,认识了加纳利群岛,仿佛也走过了千山万水一般。这个拥有一颗水晶般的心的女人,用手中的笔圆了许多人的梦想,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1991年,新年刚过,三毛用一条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此,三毛成为爱她的人心里永远的记忆。我想,也许对于她这种重感情的人来说,跟随自己一生的挚爱——她的爱人荷西一起离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她放弃了爱她的读者、家人,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是什么样的情感让一个人这样难以忘却?他们的欢笑,一起同甘共苦,这一切是不会因为生命的流逝而消失的。所谓的“从一而终”,也许这就是最好的解释吧。
许多年过去了,我长大了,不再是当年那个不知道什么是忧愁的小女孩儿,三毛也离开这个世界已有二十年了,可是她在我的心里却从未离开过。她的文集,早已记不清翻了多少遍,每一次我都会轻轻地擦试封面,用掌心略过三毛的名字,总不想这些作品蒙尘。再一次翻开她的文集,淡淡的书香仍旧扑面而来,三毛的文字又跃入眼帘,就象二十几年前我初读她的作品一样。跟随着她的心灵,一会儿快乐地大笑,一会儿又悲伤地难以继续下去。常常会为她小小的举动感动地热泪盈眶,想到因为她的文字,才知道原来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还有如此不文明、如此不发达的地区,那里的人,有岐视,有不平等,但是,在一张张看似野蛮的脸孔下,却有着一颗颗善良的心。
几天之后,三毛的书又静静地回到了书架上,我的心仿佛被洗礼过一样。这就是三毛,她仍旧在影响着我。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一定要去三毛住过的加纳利群岛、三毛流浪过的撒哈拉沙漠走一走,看一看,在那里也许仍保留着三毛的足迹。
三毛,在我心里是永远的三毛,不可被取代的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