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水上漫游(1)
(2009-04-28 17:36:35)
标签:
扬州春天瘦西湖水船江南行走休闲旅游 |
分类: 【光阴】之【东张西望】 |
早上起得不算早,打车到冶春茶社的时候,里面已然满是人,小小的茶室里座无虚席。这一天的开端便暗示了一个拥挤而热闹的白天。但是既然来了,也要在这里混过早餐才算,因为这地方是我所知道的离瘦西湖最近的吃饭之处。
我们点了单,就到一张大圆桌边坐下。这里先坐了两名富态且油光闪烁的中年妇女,也在耐心地等着送茶点出来。她们见又有人过去坐下,其中一个就扬起浓妆的脸,眯缝着纹过眼线的眼睛,锋利地看过来,大概是要表达“此处有人难道你没长眼睛看不见?”的意思。可是满园子里就这张桌子比较空一些,而且这张桌子实在很大,足够坐至少八个人,所以我们只能腼腆羞怯地微笑,希望可以被宽宏大量地容忍。但是人家不准备答应。当另一个妇女慢慢运气、试图制造一种比较泼悍的氛围并即将张开猩红的大嘴发话时,我吩咐服务员的时候顺带用一道“大爷我今天就坐这儿了!”的目光瞟她一眼,她的粗鲁神态随即换成一种“和流氓恶棍比较起来我们至少文明一百倍”式的高雅表情,以图获取精神胜利。好在这种情形持续得不太久,旁边一张桌子因为食客走了忽然空出来,我们于是挪过去。这两个女人就齐心协力地流露出一种“好歹是滚蛋了!还是我们赢了!”的鄙视、不屑与兴奋,面对发送给她们的、为道别而呈现的亲切微笑,又增添一段恼怒。
冶春茶社固然离瘦西湖很近,走过去也还是需要接近10分钟。第二次对我来说几乎就是熟门熟路了。卷石洞天盆景园以及西园曲水一带都没有能够引起大家的更多兴趣,只是草草看了一眼,径自穿过这个相对狭小之处,过虹桥从南门进入瘦西湖风景区。
今天是4月18号,对当地人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日子,也就是酝酿已久的“烟花三月国际旅游节”。今天天气也很好。所以我毫不突然地看见门口汪洋大海似的拥堵着不知道有多少人。我上次来是4月15,只差三天,当天比这个时间来得稍微早一点,景象就如此不同。
我们随着人潮进了大门,当先一段路就是所谓24景中的一个,著名的“长堤春柳”。之前我来时,人还算稀疏,可以在路上悠闲漫步,看垂柳依依、花朵娇艳,以及边上一脉春水。最起码走路是相对自由的,你可以轻松地选择时而招惹花柳时而听听鸟叫、时而前进时而徘徊。但这一天,这所有的相对自由都大打折扣。
沿河的大路虽然依旧是穿花拂柳,上面却蠕动着一注稠密严整的人流。在这样一道潮流里,只能费力地前进,或者费力地后退,而不能随意或悠闲地走走停停。瘦西湖在这个时候几乎变成了一座流动的集市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不能指望听什么鸟语,因为呼朋引伴、叫爷唤娘的音调此伏彼起,总之是人声鼎沸;当然也不要妄想闻到什么花香,因为周边飘荡着汗味、体味以及香水味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怪味。
我一边急匆匆往前走,一边觉得纳闷:不可以控制门票、每天或者每个时段限制人流量吗?恐怕多数人更愿意等待里面有人出来再进去吧,如果早知道里面有这么多的人、进去就是在一片嘈杂吵闹声中被后面的人推着走的话。
之所以急匆匆往前赶路,一路穿过“长堤春柳”、徐园、小金山、玉版桥等地方,几乎不带停留地跑到“白塔晴云”和“水云胜概”那一带,是因为看见这宏大的人流之后,我已经对在岸上而能够不受旁人干扰或影响地游走不太抱有希望——甚至上厕所都有人在外面排长队。
因此径自跑到租船的窗口去租一只小船是我们当天比较正确的决定。这种船可以坐四个人,分电动和脚踏的两种,但是电动的已然没了。我们就租了脚踏船,匆匆忙忙从岸上避让到水中,免得被那汹涌澎湃的人潮再次挟裹进去。
码头边的一位大妈直接用竹篙把我们的小船推向湖心,它就原地不动地漂在水里。搞明白这个船的操作方式用了大概十分钟,大概因为好几年没再玩过这种脚踏船的缘故。
租船的地方在湖东岸,在东西向跨越河岸的五亭桥稍往北一点,对面是熙春台,再往北面一段路是二十四桥。我们决定先顺流向下向南,到南门口的虹桥一带,从头往北玩起,中间有值得看的景点才上岸,这样就回避了绝大多数情况下人流主体带来的压力和紧张感。
在瘦西湖坐船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去御马头坐画舫,顺着本地宣传的“乾隆到扬州游湖路线”一路上行,穿过虹桥,就进入瘦西湖南端。二是在“长堤春柳”一带,坐船娘摇的普通大船——看起来和带顶篷的一般摆渡船没什么区别——游湖。这两种船价格有一些差异,但是它们不接受散客,都要求包船。所以第三种方式就是去租小船自己玩。
我们从五亭桥的一个桥洞穿过去,顺流而下,漂过小金山的小钓鱼台(里面的匾额则是“吹台”),这里的人几乎把建筑都淹没了,无数红男绿女在等着拍照,要争取那个“三星映月”的最佳取景点。经过凫庄,澄鲜水阁前面的台阶上有两名穿旗袍的红衣女人在演奏乐器,一个拨琵琶,一个拉二胡,也算一部小小的鼓吹。这时候一艘回程的画舫从北面赶过来,碧绿的水被划破成为青白的浪,掀起的水波让脚踏小船不由自主地颠簸,我们顺势跟下去,就沿着徐园的右侧随波逐流,漂过长堤春柳,到了虹桥跟前。这里贴着标语,不让小船经行,多半怕从这个水道出了瘦西湖,去与下面上来的画舫争渡。
实际上租船的时候看见有一些规定,诸如“严禁上岸”等等,说是为安全计。但是从虹桥开始上溯的路上,才刚经过鹭岛,我们就上岸了。这个小小的沙渚上面烟树朦胧,远看起来幽静且微带野趣,又有一些鸟类的鸣声和扑腾翅膀的声音——扬州本地的导游往往带着大群游客在岸上隔水指点这里,说是该处鹭鸟云集,证明扬州生态环境极好——对人的吸引力是很大的。租船窗口大概由于不希望人们上岸,没有提供固定用的长竹篙或绳索,我们只能把船卡在一棵树干黝黑的垂柳与湖岸形成的小片洼地上,人跳上岛之后再把船拖靠岸。
这个小小的岛屿上有浓烈的鸟粪味、茂密的灌木丛和幽深的茂草,不多的人在这里默然走动,会觉得这地方暗绿潮湿,有一点森森的凉意。走了几步又觉得该提防植物丛中是否有蛇,就找了根枯枝在前方左右拨动,然后人跟过去,不过快到山坡顶上也没什么收获。后来想起多半是因为这里猛禽居多,鹭鸶之类都是肉食的,江南所能出产的温柔蛇类在此处几乎不可能生存,一点提防之心也就放下去了。
在鹭岛停留了一阵子,离开的时候小船卡在树根部很难入水,又是踹又是用树枝在岸上撑,它才终于顺着水流漂浮起来。这种简陋的船也有小小的舵,却是在身后的船尾,背靠在船上伸手才方便控制。这样顺着鹭岛北上,经过徐园边上的春波桥,上行几百米。这时候瘦西湖里的船越来越多,除了几只我们这样的小船,那些大船一直在来回穿行,也不知道有多少艘;为了避免被撞翻,我们几次给路过的画舫和船娘摇动的渡船让路,基本上在这一带水面上越来越边缘化了,好在本来就是要拣人少路偏处去。
四桥烟雨这一景,前次我在这里看了一会儿那些铺天盖地的蒲公英,也上锦镜阁去四面看了一看。仅仅隔了几天,那些草就被人割掉了,再看不见半只白灯笼。扬州国宾馆就潜藏在林木之间,老远就有人发话说不让过去,大概同时提醒人注意它是一重要所在吧。我这两次来都是远远一瞥就罢了,我相信大多数游客不会对这么一所房子产生额外的神秘感之类,当然它占据的位置是不错的,就在四桥烟雨的核心段落。
四桥烟雨说的四座桥,分别是刚刚路过的春波桥(南面)、紧挨着的长春桥(算是北面)以及另外两座桥:玉版桥和五亭桥(莲花桥)——这后两座桥倒是在西北面。这一带看起来,即使在游人满路满坡满湖的日子,也还是有几分寂静安宁。水边是新绿欲滴的菖蒲,过渡到岸上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浅草,草坪上是一些灌木,远处一点是一大片花丛与乔木,绿叶丛中隐着一线精致的屋檐。
这个地方的草地隐藏着明丽与残艳相间的画面。细草如丝,仿佛被人梳理过,贴伏在地面上,一束一束都有流转的痕迹,像曼妙的水纹。无数八重樱和日本晚樱几乎是完整地掉落在这林间的碧波之上,在林间的光影闪烁中,红粉错杂,明媚鲜艳,生机宛然,似乎她们原本就开放在这些草丛中。我不禁觉得樱花真是暧昧诡异的花朵,死都死得这么好看,开在枝头反不觉得有这样动人。
在这里上岸的时候,我们在水边的一棵树上发现了一根绳子,正好用来系住小船。人在岸上走动时,偶尔透过树林,远远看见水上的一点红色船头,就知道它还在。虽然不免觉得过分小心,其实这中间也有人来打岔。先是三个半大小孩从林木中跑过来,说是不想走路,希望我们划船送他们去对岸,我拒绝了。他们说话口音是本地人,自然可以走几步路就从长春桥那边出去,随便找个口子再进来,真正游客很少能到这么僻静之处。不过长春桥那一带有个傍花村,地图上貌似不在目前的瘦西湖景区范围内,看名字很有意思,传说从前堪称花市;他们这些人就可以方便地去,我们却是不容易到的。
接着又来一艘快艇,远远地划着一道水波过来,方向对着我们这艘小船。那时候我们正走到岸边。坐在小艇上那个人老远伸出一枝带钩的竹篙,对我说了五个字:“把绳子解开!”我正想看他打算做什么,听见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觉得奇怪,就静待等他的下文。他又伸手勾船。我说,这是我们租的船,你为什么要勾走?绳子是我们系上的。他说:哦我以为是别人停在这里的。这种说法更让人奇怪了,完全不能自圆其说:如果以为是别人停在这里的,为什么要如此理直气壮地命令我们来解开绳子呢,毕竟我们不是这景区的雇员?那个人自顾自地驾着小艇走了,装没听见这个问题。
正好我们在四桥烟雨已经待了好久,这时候就解开花树上的绳子,带着它和小船一起离开了。从这里经过小金山的西面,穿过玉版桥,在吹台和白塔晴云之间一路上溯,用了一小段时间,因为水流本身向下不说,又老有过往的大船来抢道。
后来又回到五亭桥北、当初上船的地方,时间过了也许有两个小时,算起来交的钱才花了不到一半,就继续往北。我很希望可以一路把船划到大明寺底下去,直到瘦西湖的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