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统向普京“报愧”让日本蒙羞
(2014-01-28 20:25:59)
标签:
浙江宁波牌位联盟民众多日军事 |
分类: 中日关系 |
1月27日,是前苏联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70周年。这一天,德国总统高克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写了一封表达羞愧之意的信。
据媒体报道:“想到纳粹德国针对苏联发起的歼灭战,我只有深深的悲痛与羞愧”,德国总统高克27日在给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信中写道:“我对您和您的人民说,我们分担着遇难者的伤痛,我们能够体会到生还者战后的饱受煎熬。这么多女人、男人和小孩被人故意饿死……人类苦难的恐怖程度让我们至今都为之震惊。”
除此之外,德国联邦议院还为二战中这个重要的日子举行纪念活动,并邀请列宁格勒封锁幸存者——95岁高龄的俄罗斯作家丹尼尔·格拉宁发表演讲,提醒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德国的做法,与同样是二战侵略国的日本形成强烈对比。至今无法面对历史,无法认真反省历史,向受害国真诚道歉,并中止参拜靖国神社,或者将日本战犯的牌位迁出靖国神社的日本,理应为之蒙羞。
德国总统的做法,在二战后的历史上并不新鲜。德国的态度,使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原本分裂的国土,成功统一。获得欧洲受害国谅解,成功融入欧盟,并成为欧盟的领导者之一。苏联军队,都已经撤出德国本土。尽管美国在德国依然保有驻军,但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法律地位却远远超过日本自卫队。
相反,日本在亚洲的处境却比较尴尬。二战以后,日本昭和宪法第九条规定:“一,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二,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这一规定大大压缩了日本作为正常国家的权利。美国在日本长期驻军,更是代表了对日本的不信任。
在亚洲,日本很难得到包括中国,韩国在内的众多亚洲国家的真正信任。亚洲联盟也因此变得遥遥无期。这一切,都跟日本无法正视历史,真诚向亚洲受害国道歉,并在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上照顾邻国的感情有关。
德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理性和谦卑,除了其善于反省的严谨的民族个性以外,还与以下历史事实有关:那就是偌大一个德国,曾经被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四国军事力量强势进入,并被长期肢解,处于分裂状态。德国为了结束这种分裂状态,只能持续表现出谦卑反省的态度。
相反,除了美军进入日本,并长期驻扎以外,中俄等国军队则没有大规模地进入过日本,日本的宪法,也只是屈从于美国人的意志。美国人为了对抗当时的中国和苏联,对日本天皇制度的改革,也极不彻底,很多日本战犯被轻判甚至轻轻放过,很多日本战犯成为显赫至今的日本超级家族,培养了很多卓越的政治家后代。
无论如何,日本作为一个二战战败国,曾经受到过中国等国的“以德报怨”式的宽待,如今,日本不应该“以怨报德”,继续在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上挑衅受害国民众的感情,更不应该对中国,韩国和俄罗斯的领土抱有野心。
如今,安倍晋三颇有政治雄心,试图带领日本走向正常国家行列,甚至想进军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日本要达到这一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必须要处理好与中国等邻国之间的关系。
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八日于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