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可口可乐如何撞到民族主义的枪口?
文/七犀鸟
可口可乐作为一种容易致人发胖的碳酸饮料,让很多中国粉丝处于两难境地,为了爽而狂饮还是为了健(美)而拒喝。
为了消除这部分消费者的两难心理,可口可乐推出了一系列的鼓励人们勇敢尝试的广告,这种鼓励被各国民族主义知识分子视为向全世界灌输美国文化的手段之一。
甚至,可口可乐为了打破部分德国人的饮品消费习惯,鼓励更多的德国人勇于尝试来自美国的新生事务,动用了来自亚洲的喇嘛的形象。
和尚本来是一个比较保守的群体,严格要求自己的职业和尚是不会象释永信那样打手机开奔驰赤红着脸接受短裙李湘采访的,可是,这样一个保守群体中的三名亚洲裔喇嘛,在可口可乐的投放在德国地区的广告中,竟然坐起了高度刺激的过山车。
而且宝相庄严的喇嘛们面对过山车的高速运转,竟然也向世俗众生那样兴奋的举起了双臂,想必大喊出来的是那个全世界的可口可乐的拥护者所熟悉的耶的声音。
终于,广告的诉求出来了:“Make it real!”美梦成真。
这个广告的潜台词很明显:连一向不苟言笑的和尚们都因为喝了可口可乐,而兴奋的摆脱暮鼓晨钟式枯燥的僧侣生活,享受起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中嗨的生活,而且在呼啸中释放了压抑已久的快乐,你们德国人如果喝了可口可乐,效果值得期待哟,说不明会一改有史以来的德国人刻板保守的形象哟。
这个“和尚也疯狂”的创意其实并不新鲜。
金庸先生在其《天龙八部》里,就借助于少林寺最虔诚最单纯最老实的和尚虚竹子的一步步地被勾引到世俗,并借助金庸倪匡奇特的想象力而步入不太禁欲的道家奇幻境界,而表达起金庸小说的魅力连和尚都难幸免的雄心。
如今这个花花世界甚至挑逗得嵩山少林寺以世界级花和尚释永信方丈为代表的僧中也飞来飞去,向各国群众营销少林寺千年积累的文化遗产。
没想到,到了2008年4月上旬,这幅广告被一个身在德国,而且正在被圣火遭藏独分子阻挠事件搅乱一池春水的爱国青年看到。
爱国青年的情绪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迅速激活的民族主义脑库也迅速对该广告做出了简单、明了、干脆、有力的解读:
“三个僧侣代表西藏喇嘛,坐过山车寓意自由。‘make it real’意即‘实现自由’”。
这个符号解读不能说没有道理。尤其在于丹们不断解读古人思想的今天,在鼓励对社会现象作出多元化解读的今天,这种解读不应该受到指责。
接着,他或者她把街头的这幅广告连同背景完整了拍了下来,并且传播到网上,而且,写了被爱国主义激发的话语:
“德国开始出现支持西藏独立的广告。可口可乐!好,我记住了。从此不再染指这该死的产品。”
在各国网民普遍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性阅读的今天,这位网友的民族主义激情光速一样传到国内,本来就因为圣火遭阻事件而不爽的国内网友被火上浇油,于是,一些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处于两难境地的人们终于找到了拒喝可口可乐的理由。
而可口可乐也因此撞到了民族主义者愤怒的枪口。
作为唯利是图的商人,在这种枪口之下,自然选择了屈服,一则声明惹祸广告是可口可乐的几年前的旧广告,二则声明已将刺激中国人民感情的广告拿下。
这次可口可乐的“和尚也疯狂”事件说明:
1、全球化的世界日益趋平的大趋势下,民族主义的个性化诉求也会拜全球化所赐而迅速传播。
2、互联网是个照妖镜,超级公司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低级错误都有可能被这个照妖镜照出原形,并迅速展示给利益攸关者。
事实上,西方通俗世界似乎对青藏高原的喇嘛更感兴趣,如果这幅广告里出现的是三位来自印度、泰国、甚至中国少林寺的和尚形象,恐怕就不会撞击到爱国网友的沸腾的内心了。
Sunday, April 13, 2008于FJAU
前一篇:郁钧剑们:继承繁体字别找小学生
后一篇:两蔡一辜能挽救民进党的颓势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