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英图书馆的尴尬(摘要)

(2008-09-04 14:11:43)
标签:

国家图书馆

英国

杂谈

分类: 与图书馆有关
编译 王睿
  
  
  大英图书馆阅览室于1857年首次面向全社会开放,但随后不久即改为只对部分作家和学者开放。2006年,管理政策再次变得宽松,阅览室开始向在校大学生和所有“与研究有关人员”敞开大门,这意味着有超过12万人拥有准入资格。人满为患的现象很快出现。
  尽管图书馆新馆内各处阅览室总计有1480个座位,但是人们仍抱怨找不到座位。每个阅览室内都挤满了人,读者排长队的场面随处可见。历史学家Fraser夫人对英国《卫报》记者抱怨说,她必须在寒冷的天气里排20分钟的队才能进入图书馆,然后再排20分钟队存大衣,花半小时取书,再排15分钟队把大衣取走。而作家Hwawtree则因为实在太难找座位而干脆坐到了窗台上。
  人满为患主要是由于图书馆对学生开放造成,而其中一些在校大学生来图书馆其实并非为了学习研究,他们在图书馆里听iPod、约会朋友、发短信、上网聊天、甚至接打电话。传记女作家Tomalin说:“图书馆里充满了女学生的嬉笑声,我竟然听到有人大着嗓门喊‘我要写论文,你能借我用一下你的笔记吗?’”历史学家Hunt也对学生不满,他说:“学生们很早就来到图书馆占座位,上午11点以后根本就找不到座位。”他担心大英图书馆会成为一个人声嘈杂的社交场所,而丧失应有的功能和学术氛围。
  
  不少学者建议能否对入馆人员进行限制。Tomalin主张,大英图书馆应该只对特殊读者开放,否则阅览室内糟糕的状况无法改变。Hunt则建议图书馆只对需要写毕业论文的大学高年级学生开放。Fraser在给图书馆的信中干脆写道:“大英图书馆没有必要向学生开放,他们可以去自己大学的图书馆。现在,大英图书馆简直成了混乱的社交场所。”
  
  不过,大英图书馆运营与服务部主任Spense坦言,目前,图书馆还没有打算控制读者数量。“我们的调查显示,有93%的读者对我们的服务满意。”而目前的开放制度和访问认输有利于图书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并提高工作人员的收入。他认为,满员的现象是图书馆的“成功”,现在的学者们应该用全新的观念来看待图书馆工作,并尽量利用互联网。
  
  
  —————————————————————————————————————————————
  哈哈,单纯为了追求满意度,并提高工作人员的收入,而忽略了国家图书馆应有的职能的事情,看来快要变成国际趋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