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信息不要来图书馆查找?
(2008-08-22 15:39:19)
标签:
图书馆信息检索 |
分类: 与图书馆有关 |
图书馆是信息集散地么?如果看到图书馆里那么多的图书、杂志、报纸,好多人都会这么讲吧。
但既然出了这个题,也就要专业地找一下,哪些是图书馆里没有的信息呢?
首先提出“灰色”信息的概念。从信息学(不是语言学角度)角度来讲,灰色信息是指那些内容复杂、信息量大、形式多样、出版迅速、通过正规渠道无法得到的文献资料。当然,更进一步的就是黑色信息了。也就是怎么查也查不到的东西。
灰色信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摘自周文荣主编《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P3):
公司(企业)的组织机构、人事状况、发展规划、年度报表;公司的新闻,最新的产品开发信息及科技新成果;公司产品的性能、外观、技术指标和销售体系的报道;注册公司的E—mail地址和服务电话及联系;
——上述的信息归纳得似乎有些乱,不专业,而且也不全。只能作为参考。
由于图书馆引进了网络,上述的信息也逐渐地变白了。图书馆咨询人员完全可能通过网络等帮助不会上网的读者
具体来讲:
公司信息,可以通过公司网站、企业名录数据库企业黄页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价,用过搜索引擎的以及股票软件的,查起来一定不会陌生。准上市公司会部分公布。非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对不起,人家干嘛非要公布?
市场行业方面的信息,例如行业报告、价格行情,确实是比较灰,因为一般是需要收费才可以获得。行业动态信息,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网站;统计信息,除了协会网站,还可以通过年鉴或者年报等。
政府部门的文件,在政府网站上有部分公布,但也有一些历史文件,十分灰色。档案馆可以获得一部分。更多的,就只能看人家的脸色了。
从文献角度来讲,灰色文献一般有:产品资料、会议论文、技术报告、内部刊物、学位论文等等,既然是灰色的,就不可能全部找到原文,有些甚至连检索到也要花费一些工夫。其实除此之外,图书内容、近代期刊内容、报纸内容的检索也很灰色,由于数字版权解决不了或者工程量浩大或者投资与收入不成比例的问题,好多信息商在这条路上步履蹒跚。
总结一下,多数灰色信息查不到原文。问题并不出在你的检索技术上,因此有理由拒绝这些咨询,或者引导到信息的发布者处即可完成咨询。有些信息虽然可以查到线索,但原文并不掌握在图书馆手上,找不到也无可厚非。甚至有些资料你付钱也得不到,那就真的没有办法可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