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笑的诗《模仿》赵玉侠点评

标签:
向天笑诗歌模仿父亲亲情 |
分类: 作品发表 |
模仿
向天笑
我一生都在模仿他
最初模仿他说话、走路
然后模仿他放牛、插秧
模仿他打麻、挖苕、犁田、耙地
模仿他摸鱼、搭虾、采莲藕、堆草垛
我的模仿能力远远不如他
他模仿木匠,打桌子、做椅子、凳子
那些无比扎实的家具,如今还油光发亮
他模仿泥瓦匠,盖房子、搭别厝,还会垒灶
村里好多的灶台,都是请他垒的
他模仿篾匠,做箩筐、土箢、筛子
每一件都像艺术品,精致得让人舍不得用
小时候,母亲长年生病卧床
连缝补浆洗的活,他也模仿像模像样
里里外外,他都是一把好手
他的手脚一直麻利、灵巧,也特别干净
他总是教导我们,脚稳手稳到处好安身
老来进城,他模仿退休工人接送孙子
到菜场买菜,吃力地模仿别人讨价还价
下厨房,模仿厨师,还能炒出几道像样的菜
好多年,我都没有模仿他了
可回到老家,乡亲们还是认为我像他
至今,我说话的声音
进城三十年了,还有他的嗓音
我走路的样子
活到五十岁了,还没有摆脱他的影子
最终,他模仿耶稣升天了
让我从此无法模仿
只有从脑海里不断复制他的印象
赵玉侠点评:父亲一生唯一的动作就是“模仿”,一路走来,他始终在“模仿”。而模仿的内容、对象,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他的苦累、奔忙。读罢全诗,感觉父亲的模仿其实是一种担当。他把生活握在手里、扛在肩上;他把阳光装在心里、洒在路上。千难万险,父亲毫无怨言,作为一家之长,他选择迎难而上。父亲用行动告诉子女,做人就要学会担当。乡亲们认为“我”与父亲很像,这是对“我”的赞赏,父亲的言传身教已经化名骨血,在我全身流淌。
原载团结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的《中国当代亲情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