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怀长篇历史小说《大国烟云》首发式暨研讨会昨天下午在金花大酒店召开

标签:
胡燕怀长篇小说大国烟云首发式研讨会 |
分类: 文坛资讯 |
作者倾注心血的毕生之作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正在创作与张之洞相关题材的胡燕怀,就有了写“汉冶萍”的念头。汉冶萍是中国第一家跨地区、跨行业的钢铁煤大型联合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大型股份制公司。出于对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敬畏,胡燕怀迟迟没有动笔。
直到3年前,胡燕怀决定放下手头其他工作,一心创作“汉冶萍三部曲”。“我想通过小说还原汉冶萍的历史,讲一讲古老大国早期工业化的故事,这是我倾注心血的毕生之作。”胡燕怀表示,他希望用充满思想性、艺术性和传奇性的笔触,再现汉冶萍在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多彩画卷。
此外,这部小说包罗万象,从皇室宗亲到黎民百姓,从士农工商到江湖买卖。既写出了社会众生相,也包含了重大的历史事件。
填补相关题材长篇小说空白
首发式上,省作协副主席、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市作协主席曹树莹表示,胡燕怀长期专注本土文化,为我市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大国烟云》就是一部用文学眼光再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烽火烟云的鸿篇巨制。
《大国烟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该出版社与胡燕怀的又一次合作。该出版社副社长、编审王虹表示,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文本质量高、时间事件跨度广,是一部构架好、题材厚重的长篇历史小说。
“黄石是文学的沃土。”省作协副主席梁必文说,《大国烟云》是一部充满豪情、大气从容的长篇历史小说,在内容上既关注了历史,也关照了现实。
随后,省市专家、评论家们对《大国烟云》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与看法。
研讨会部分专家观点:
长江文艺出版社编审、长江时代图书有限公司总编辑吴双:胡燕怀对历史抱有真诚的态度,他从骨子里拒绝虚无,对文学非常尊敬,并有一份难能可贵的坚持。“汉冶萍三部曲”系列,能由本土作家和本土出版社合作,意义非凡。
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大学教授、博导、著名评论家樊星:《大国烟云》写的是中国历史在湖北的一个转折,它不仅是一本历史长篇小说,更是集历史、政治、改革于一体的鸿篇巨制,小说体现出了多重社会内涵和文学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著名评论家李俊国:汉冶萍是非常好的题材,同时创作的难度也很大。胡燕怀把这个题材的复杂程度和丰满程度展现得恰到好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长篇历史小说。
湖北大学教授、博导、青年评论家周新民:选取汉冶萍为题材,的确是一个创举。《大国烟云》通过工业题材为缘由,写出了中国朝廷的变局,也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人文、风俗,对张之洞等人物形象的刻画十分鲜活。
市文联主席、湖北理工学院副院长、博导李社教:从选材新颖、价值尺度多元以及传奇性三个方面来看,汉冶萍这个题材都非常具有可创作性。胡燕怀的《大国烟云》淡化了全景式的历史描写,突出中心化叙事,很有突破性。
著名影视导演王新民:“汉冶萍三部曲”实现了胡燕怀20多年来的创作梦想,这样的题材是可遇不可求的。它既具有历史性,又能从历史看到今天的现实,能够深刻地打动当下的读者,并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