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天笑的诗《一个人的车站》赏析

(2008-03-03 11:42:56)
标签:

向天笑

诗歌

赏析

文化

分类: 向天笑评论选(自评与他评)
 

●一个人的车站

 

没有同我争抢座位

起点也就是终点

一个人在城里漫无目的

就像正午的大街,空空荡荡

 

一个人的车站就是一个广场

我是坐在车箱里

还是坐在广场上

连我自己弄不明白

 

除了与你共度的良宵

我站在水池边,看水中的我

像一个门卫,守着自己的孤寂

 

没有人陪伴左右

没有左拐没有右弯

像抹角一样擦去所有

 

    这首诗,某种程度上也道出了我们在今天的感受。的确,我们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准确地把握属于自己的事物了,一切过去熟悉的东西在匿名,而一切不熟悉的东西却偏偏不断地涌来。作者选取一个日常生活中极普通的场景,然后像摄像机一样非常客观地展示其中的活动。作品并没有强调什么,也没有把主题的所指强加给读者,而是让“生活”自己呈现自己。然而,就在这样的画面中,我们发现了生活中非常真实、不加任何修饰的东西,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不觉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赏析:北京·程光炜)

 

 

    也许所有的诗人都可以搞出“象征”这种东西来,甚至所象征的本体也可以是同一

的,都曾在自己的诗篇中吟唱过“孤独”的主题,并寻觅了种种意象来做“孤独”本体

的象征。不同的是,他们各有各的“家法”,那就是他们啸聚诗林,赖以落草的隐喻。

向天笑从自己的诗肠吟出繁华城市背后的种种,吟出静穆的痛苦,吟出辽阔的荒凉。

   诗人在此蕴化的象征有一个奇异之处,那就是,你可以感觉到诗里意象的实在和诚

实,但同时,它也让你感觉到空灵、飘渺和难以捉摸。这样就构成了阅读中神秘的空间

张力——它具有了耐人寻味而又无迹可求的欣赏矛盾。正是这种矛盾,让人体会到诗人

语言后面的情感的暗流——如沉在水底部分的冰山。(赏析:杭州·郭 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