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尖上的旅行(二)

(2012-06-07 08:45:30)
标签:

酥油茶

美食

摄影

舌尖上的旅行

旅游

分类: 旅行

舌尖上的旅行(二)

2011年11月,贵州从江县。我们驱车经过从江县城,看到大街上大大小小的饭馆橱窗上,贴着“牛瘪”字样,不免要想,吃过牛肚牛肠牛肝牛鞭,还不知道牛瘪是牛身上的什么部位,就凭这一点,我也要去一探究竟。进了一家馆子,第一件事情就是问服务员牛瘪是什么?可服务员解释了半天,我楞是没搞明白!因为我脑子里实在转不过弯来。我当然不甘心,进了后厨,去看大厨做菜,这才弄明白了牛瘪原来是牛宰杀后从牛胃里取出来的胃液!哦买糕的!而牛瘪菜就是用这种黑糊糊的半固态液体(下图右上角)加入到牛肉中,做牛肉火锅。

说实在话,我在后厨看到牛瘪还是有点。。。但菜做好以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异味,带一点淡淡的青草气息,味道还是不错的。牛瘪、羊瘪(羊的胃液)就算是在贵州也只有从江一带有这种吃法,是一种非常少见的饮食习俗。

旅行就是这样,会时不时地让你了解特殊的风俗习惯,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奇。
舌尖上的旅行(二)

同样的,2010年10月,在老挝万象,我也有过另一次奇妙的经历。那是在湄公河旁边的一家披萨店。我们原本去看湄公河落日,因为时间还早些,便拐进河边街角一家意大利人经营的披萨店。小小的一家店,老板坐在店堂正中,一边喝啤酒一边跟坐在他大腿上的老挝小妞调情。店堂的后面,一个小伙计在现场制作披萨,手法娴熟。我们点好披萨后,感觉一眨眼的功夫,披萨就烤好上桌了,让我们怀疑上来的披萨是不是伙计现场制作的。于是我们又点了一个披萨,我在一旁看着这个小伙计做好后,放入了他身后那个烧柴火的烤炉内,仅仅过了69秒!一只香喷喷的披萨就出炉了!神奇吧?这是我吃到过的最快速的匹萨了。舌尖上的旅行(二)

2007年9月,我们在318国道3900公里处,来到一个叫卓玛的藏族姑娘家,向他们讨一碗地道的酥油茶喝。跟我们在拉萨餐馆里喝到过的酥油茶不同,真正的酥油茶的味道里完全没有奶味,实际上普通藏民喝的酥油茶只放盐巴,所以喝着是咸的。不真正进入藏民家喝过之前,你怎么可能知道真正的酥油茶的味道,怎么可能真正了解藏民的生活呢。 舌尖上的旅行(二)

    我在藏民家手忙脚乱地捏糌粑。糌粑实际类似于我们南方我小时候吃过的小麦粉,只不过这是用青稞磨的粉,然后加入酥油茶,再扭成小团吃。舌尖上的旅行(二)

 

在贵州,无论红白喜事,都会在路边摆酒请全村老少,这就是传说中的长桌宴。苗家人非常的热情,我只要一过去拍照,他们就会拖住我,一定要我坐下来一起喝酒,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啦。。。舌尖上的旅行(二)

舌尖上的旅行(二)

云贵等地,还有一种小吃,叫冰粉凉虾。

冰粉是用云贵川一带有冰籽树,将其籽采来放进纱布袋中,在凉开水中反复揉出来的半透明晶体,我觉得有点类似于江浙一带的木莲豆腐,只是色泽有所不同。凉虾的做法很简单:大米按一定比例制浆煮熟后,以漏勺挤压,落入干净凉水盆中就成了。因为很像小虾米的缘故,所以叫凉虾。舌尖上的旅行(二)

我在老挝,也发现了类似“凉虾”的小食摊点,可能东南亚一带的地理气候环境有相似之处吧,体现在饮食上也有相通之处。不过他们在凉虾里加入了颜色,更加的诱人。  舌尖上的旅行(二)

 

2010年7月,普陀山。跟家人一起到普陀山拜佛,那边的朋友安排,中午在息来禅院吃了一顿素斋,我好像也算是个大嘴吃八方的人了,不过这一桌素斋的丰盛程度和逼真程度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舌尖上的旅行(二)舌尖上的旅行(二)

 

羊肉泡馍是西安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了。到西安,不吃一碗泡馍,是不是可以说没到过西安?舌尖上的旅行(二)

 

很多人都会认为西北的美食比较粗糙。其实也不尽然,西安也有很精细的美食,饺子宴就是其中的代表。一席酒宴,上的全部是各式各样的饺子,绝对让人眼花缭乱的。
舌尖上的旅行(二)

江南一带的点心,总体上都很精细,口感软糯,口味偏甜。 
    这是古镇西塘的传统点心。舌尖上的旅行(二)

 

而南京的美食小吃,在夫子庙一带最为集中。南京小吃以灌汤包为代表,什么素烧鹅呀、鸭血粉丝、炒焖子等等,但如果想吃到正宗的,还是要去街边的小店找找。
舌尖上的旅行(二)
舌尖上的旅行(二)

2010年6月,千岛湖。游船上的千岛湖野生鱼。已经刮鳞去内脏,在案板上略略晾一会,便可下锅,或煎或蒸,都很美味。舌尖上的旅行(二)

 

2012年4月,宁波,前童古镇。前童的一大特色食品,豆腐干。
舌尖上的旅行(二)

 

2010年。丹山赤水,道教第九洞天福地。当地的村民喜欢把土豆放到盐水中煮,直到煮干为止。这样煮出来的土豆表皮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盐霜,而里面也已经入味,确实别有风味。
舌尖上的旅行(二)

 

2009年9月。尼泊尔EBC。我的背夫嘎仁和他的同伴在吃手抓饭。舌尖上的旅行(二)

 

2010年10月,老挝琅布拉帮。几个小和尚在寺庙外面,好像在做油灯一类的东西。我走过去看,他们几个一边做油灯,一边用调羹挖南瓜瓤吃。见我好奇,便请我尝了他们的南瓜。
舌尖上的旅行(二)

舌尖上的旅行(二)

2011年6月1日。赛里木湖。我的朋友在烤羊肉串,作为大家的晚餐。
舌尖上的旅行(二)

 

喀拉峻草原。新疆朋友都不吃羊脑,这是比较奇怪的一个问题。而我,多少总要去尝试一下味道的。舌尖上的旅行(二)

新疆巴音布鲁克镇,我临时客串了一下,替维族兄弟烤了一把羊肉串.
舌尖上的旅行(二)

新疆的各式美食:手抓饭、缸缸肉、牛杂、羊蹄、大盘鸡等。。。  口水流出来了吧。舌尖上的旅行(二)
舌尖上的旅行(二)

    最后,用一份悲催的航空餐食作为本文的结束。

    去旅行吧,不光用你的眼睛感受,还要用的是舌尖去体会,这样的旅行才是立体的、完美的。
舌尖上的旅行(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