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们竟然在南池街头的一家客栈门口,意外地碰见了火狼他们几个人。原来,他们2号到Gorakshep的时候,下着很大的雪。下午他们尝试着往EBC方向行进,由于珠峰大本营实际上就是建在昆布冰川上,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冰裂缝,积雪使得这些冰裂缝难以辨别。行至中途,大伙觉得再深入过于危险,便一致同意返回。客栈老板觉得这场雪起码会下三天以上,建议他们接下来不要再去Gokyo Peak了,因为那要翻过海拔5330米的Cho La垭口。Cho
La垭口原本就是EBC路上最为难走的路段,先要翻过雪线,然后是一段非常陡的乱石路下坡,非常危险。建议他们直接下撤回lukal。
于是,他们昨天一早就开始下撤,连续走了13个小时,真是太疯狂了。路上有几个背夫不堪重负,不愿意走了,他们就辞掉背夫,自己背着包走。居然一口气下到了南池!Dawos、卡洛斯以及飞飞、暗夜也一起下撤了,但他们由于负重,几个中途在某个村子里歇下了,没有一起疯狂下到南池。
只有水果沙律和神驴,没有一起下撤。神驴是色驴,他想上观景台拍摄,所以再在客栈住一天,赌赌明天的天气。沙律想等天气好一点,跟其他人结伴去Gokyo
Peak。毕竟来一趟不容易,她还是想把整条路线都走了不留下遗憾,所以执拗地在Gorakshep的客栈里住了下来。
野芹菜和君贞。由于君贞从Tingboche上来就伴随着严重的高反,两人走走停停,也不知道现在到了哪里。不过我是非常佩服芹菜的体力和君贞的毅力,祝他们好运吧。
从南池到lukal山高林密,一路上碰见最多的,就是那些背夫,一路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那些背夫。因为,EBC路上的所有物资,大到铁制的火炉、建房用的夹板,小到一个鸡蛋、一颗电珠,都需要人力或者牦牛运上去。而南池作为集散中心,从lukal到南池这条线路最为繁忙。我今天身体状况已经基本恢复,可以从容地观察和拍摄了许多背夫的身影,那些形形色色的背夫,有年长也有年轻的,有的看上去年纪还很小。他们背着沉重的物资默不做声地从我们身边经过,他们的辛苦和强悍令人动容!
这里的背夫和我们泰山黄山上的挑夫不同,我们的挑夫都是用扁担,用肩膀两头挑,所以叫挑夫;而这里的背夫是头颈用力,拉着货物背在肩上,所以叫背夫。背夫也用丁字杖,只是比我们挑夫的短小粗壮很多。爬山走路的时候到拐杖使,休息的时候,把丁字杖往身后一戳,作为支架,顶住所背负的货物,就这样靠着山壁岩石或者树枝休息一会。路上的背夫比牦牛还要多,毕竟牦牛还需要人赶,并且还不听话。而且很多背夫都背负着比自己身体体积还大的货物,而一头牦牛身上可以拉的货物也不见得比背夫多多少。这样一比较,使用人力就划算很多。我认为EBC路上的背夫比泰山黄山的挑夫更加的强悍,毕竟,这条路上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而且路也相对难走一些,都是乱石路,没有石阶可以走。我曾经走过一个正在休息的背夫,停下来数了一下他身上背的三夹板数量,有16张之多。据说,这些背夫一天的报酬,也就500Rs-1000Rs之间,所以,稍稍年轻一些的或者有点文化的,都更愿意从事替外国行山客背包的差事,那样强度轻一些,而待遇也相对好很多。
今天我们直接走到lukal,路线也是比较长,而且,一路细雨时断时续,走的很辛苦。好在沿途风光非常优美,Kosi河巨大的水流声一路伴随着我们。已经是路上的最后一天了,大家心态也放松了,一路走走停停。虽然累,却是充满了希望。只是,越接近lukal,越感觉到仿佛有走不完的路、过不完的铁索桥,不停地上下坡,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这个路就一直在延伸……。走到最后,几个mm几乎是累趴下了。我今天身体机能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一直走在前头,每翻过一个山头,就骗已经累的迈步开步子的琉璃和玫瑰,说,翻过前面那个山头就到啦。这样重复多次,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走到lukal。将近下午4点,我们才走到lukal,用时7个半小时。
晚上,收到了安安飞飞的短信,他们今天已经下撤到南池了。明天也能到lukal。看来大家都安全下撤了,真不错。
新的一天开始了:


一路上来来回回走这种铁索桥:

路上的背夫:







背这些竹篓的,一般都不是专职背夫。往往是那些在山上做生意的,自己下山配些货上去。我们就曾经在南池碰到我们在Pangboche的客栈老板,背着竹篓下来配货。

遇到牦牛队。这个地方太窄,差点被牦牛拱下山去:

中午,我们在路边客栈吃饭休息。对面是几个德国游客,有几个看上去还有些上年纪,要了几瓶啤酒在喝。

琉璃和玫瑰实在是走得崩溃了,点了咖喱炒饭后,顾不得斯文,在客栈的凳子上到头便睡。

我绝对是不想碰那些咖喱饭了。起身到外面的村子里转悠,拍照。这个是在路边卖胡萝卜的小女孩:

快接近lukal的时候,路渐渐平坦起来:

风景也越来越漂亮:



晚上,我们在lukal找了一家西餐厅,借老板的私人厨房,自己炒了包菜和蕨菜,相当的美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