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蜻蜓点水马来行(3)

(2012-03-21 07:34:32)
标签:

马来西亚

讲学

教育

分类: 其他

2012313  星期二  傍晚暴雨

 蜻蜓点水马来行(3)

上午九点过,我到了会场——其实就在我所住的酒店,我才意识到,这次他们的活动的主题就是《爱心与教育》。

马来西亚华人有一个相当于政党的组织,叫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简称“马华公会”。多年来,马华公会一直致力于提升华文教育(他们简称“华教”)在马来西亚的地位和品质。2001年马华公会以1997年华小毕业生为对象搞了一个调查,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报告。报告显示,1997年华小毕业生辍学或流失率为24.48%。教育部副部长办事处于是拟定了一系列工作范围,同心协力朝减低华小毕业生辍学率的目标迈进,这个计划被命名为“爱心计划”。2006年,马华公会正式推出“马华公会教育振兴计划——素质教育,面向未来”。此计划在全国遴选了一些相对比较薄弱的华小——被遴选的学校就叫“爱心教育学校”,希望通过这项教育计划,努力减低华小毕业生辍学率的同时,提上全民教育水平和素质,落实教育振兴的目标。

蜻蜓点水马来行(3)

     (中间为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总会长蔡细历,左二为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

根据“一个都不能少”调查报告,华小毕业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为中学媒介语的转换,使学生跟不上学业进度以及家庭环境与社会风气的影响。针对上述原因,爱心计划的内容有:通过培训课程注入多元活泼的教学方法,注重校园中华文化的熏陶,举办教师与校长心态改变及管理的培训,积极推动校园的阅读风气,等等。我之所以被邀请,就是落实计划中“举办教师与校长心态改变及管理的培训”的一个举措。

会场外面,有来自听课者所在学校展示的各种爱心教育的成果,琳琅满目。

蜻蜓点水马来行(3)

蜻蜓点水马来行(3)

蜻蜓点水马来行(3)

蜻蜓点水马来行(3)

蜻蜓点水马来行(3)

蜻蜓点水马来行(3)

    十点整,我开始给来自马来西亚50所爱心教育学校的老师讲课,题目是《以心灵赢得心灵》。为我主持的老师是一位名叫“郑玉表”的美丽老师。

蜻蜓点水马来行(3)

蜻蜓点水马来行(3)

马来西亚的讲学议程和中国的不太一样,我刚讲了半个小时便中断,因为要举行开幕式。我估计是为了等前来出席开幕式的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博士和马华公会总长拿督斯里蔡细历医生吧。蔡细历致开幕辞。在致辞中他大谈争取华文教育的权利。他的讲话不时激起老师们的鼓掌。

我注意到,每当发言者开始说“大家好”的时候,下面听课的人自然会呼应:“好!”这个现象,我几年前出席一些海外华人的研讨会就感受到了。而在中国——准确地说是在中国大陆,无论发言者如何热情洋溢地对听众说“大家好”,下面都是一片木然,没有任何反应。如果是领导,他说“大家好”的时候刻意提高音量,那大家就知道是在提醒鼓掌,于是便有掌声。

蜻蜓点水马来行(3)

    开幕式结束前,马华公会总会长蔡细历和教育部副部长为各所爱心学校颁奖。我也得到一份《感谢状》,感谢我“对马来西亚华语教育的贡献”云云。

开幕式结束后,便是午餐。稍微回房间休息了一小会,下午两点钟,我继续开讲。

我谈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举了一个例子:在中国好多学校的大门口,早晨都站着值周的学生,迎接老师的到来,每进来一个老师,学生们边鞠躬问好,可有的老师——不,应该说是不少老师却不理睬的给自己鞠躬问候的学生。

蜻蜓点水马来行(3)

    蜻蜓点水马来行(3)

下来后,马六甲州督学刘荣禧先生说,为什么学生要到校门口去迎接老师呢?在马来西亚,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学生便没有老师,所以我们的学校是校长和主任在校门口迎接学生。

不时有许多老师前来和我合影留念。我注意到一些女教师穿着统一的浅绿色旗袍,将身材包裹的格外苗条婀娜,很美。我问她们:“这旗袍是你们统一的职业装吗?”她们含笑点头。

因为参加培训的老师都集中住在这个酒店,所以每次进出电梯都很拥挤,但是人们彼此之间都尽量谦让,点头微笑,让我很自然地想到“彬彬有礼”四个字。再回想中国,住宅小区电梯里所遇本来都是邻居,个个的表情却那么冷漠。同是华人,修养迥异。又想到昨天黄先生说在中国旅游的遭遇,上厕所中国人不排队,酒店里很晚了两个七十岁的老人吵架……

 晚上去离吉隆坡20多公里的叫“巴生”的地方吃饭。这里有一个“椰林园”,据说有极具马来西亚特色的海鲜。因为是下班高峰期,所以路上有些堵。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到了那里,其实他们认为很好吃的东西,我只觉得有特色。不过,比食物更打动我的是主人热情。

蜻蜓点水马来行(3)
       (左起:张瑞慈,郑玉表,李镇西,刘荣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