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维权故事(连载之1)

(2011-11-22 06:29:00)
标签:

维权

故事

杂谈

分类: 其他

懒得打官司

以前经常看别人打官司,从来也没有想到“官司”二字和会我有什么关系。这并不是说我从来没有被侵权过,只是自己懒得管,当然也觉得管不过来。

最早感觉被侵权是我的文章被剽窃。十多年前,我看到《新华文摘》上收录了一篇语文教学论文,谈“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我一惊:这不是我的文章吗?仔细一看,正是!但署名却是大庆师范学院的某某某。此人把我的文章拿去,几乎一字不改地发表在《大庆师范学院学报》上,又被《新华文摘》收录。而真正的作者——我,却成了读者。二十多年来,我有多少文章被人剽窃,更是无法统计。我知道自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但我哪里有那个精力?

《爱心与教育》出版不久,我就发现了盗版。那年我在湖南某县讲学,校长很真诚地说他给学校的每位老师都发了一本《爱心与教育》,希望我能够给老师们签名。结果老师们把书给我的时候,我发现,全是盗版!但我依然认真地给每一位老师签名,因为错不在老师们,相反老师们也是“受害者”。还有一次我在内蒙某地讲学,也有老师拿《爱心与教育》给我签名,我一看,连封面都给我换了!当时那个心情,就像看到自己失散多年之后的孩子终于被找到了,但孩子却被人打得面目全非!

虽然如此,我也没有打过官司——其实也想过的,只是嫌麻烦,懒得打官司。

             

还是忍了吧

 

近几年,还有一种侵权行为一次次向我袭来,就是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在会议通知上写上我的名字,可我根本不知情。现在全国各地请我讲学的也不少。说真话,由于种种原因我一般是不愿意过多外出讲学的。但很多时候的确非我能够拒绝,比如朋友邀请呀,领导说情呀,有人还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甚至教育部给我打电话,所以我的日程还是排的满满的。其实我很感动,全国各地的老师对我那么真诚,我和大家通过讲学见面交流也是应该的。但是,现在许多培训广告都打着我的名字,相当多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培训机构也没有给我说过,换句话说,这些广告单上写我的名字,和我没有一点关系!但老师们却信以为真,于是风尘仆仆赶来,而实际上根本见不到我。这是对双方的伤害:听课的老师和我。

有一次,安徽芜湖(哪个单位我忘记了,反正地点是在芜湖)举办什么培训,讲学老师的名单上就有我,许多老师赶去,开会时主办方解释说:“李老师因临时有事不能前来。”老师们对我的怨恨可想而知。但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回事!我也是从后来给我电话抱怨的老师们口中才得知,我居然被他们写到了广告单上!

还有一次,河南省某研究会邀请我去讲学,地点在灵宝县。他们是开会前一年就给我说了,当时我答应了。但半年后我母亲生命垂危,我便赶紧给他们打电话说我不能去了,请他们谅解。注意,这时离他们开会还要好几个月。但是到了开会的时候,他们依然把我的名字列入“讲学名师”的宣传单。这是我事后在我的博客留言中知道的。一位老师写道:“李老师,这次灵宝会议,我校名额有限,轮不上我,但因为有你出席,我为了一睹您的风采,自费出席了会议。但遗憾的是,没有见到您!”我当时的难受无法言说!于是,马上打电话过去追问有关人员,为什么要这样。对方支支吾吾,以“失误”来搪塞。我也无奈,只好作罢。但我打定主意,从此以后他们的活动我不再参加!

类似的事,我当然很气愤,但也没有想过要打什么官司,毕竟太麻烦。算了,还是忍了吧!

然而,我虽然“算了”,侵权者却并不“算了”,于是,不少“故事”还是找上门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