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节话“礼”

(2011-09-11 07:02:33)
标签:

师生

关系

纯净

教育

分类: 杂感

最近媒体都在说教师节送礼的事,说许多中小学学生家长每到教师节就犯愁:给不给老师送礼?不送吧,如果别的孩子家长都送而自己不送,那孩子会不会吃亏呢?送吧?可又送多重的礼呢?过于贵重,心疼;太轻,又拿不出手——那还不如不送呢!

真是为难这些家长了!

报上还说了有一个家长的真实经历。这位家长去年给孩子的班主任送了一盒茶叶——茶叶嘛,老师不至于拒绝;但这不是一般的茶叶,因为家长在茶叶里藏了2000元钱。送给老师后,家长不安了:老师会不会以为就是茶叶而将其送人呢?好一段时间过去了,家长一点都没感觉到班主任老师对孩子有什么关照,越想越觉得这礼白送了,真冤!想起来就窝心。

读了这个故事,我也很难受。觉得自己也被什么东西玷污了。

我想对所有家长说:在这几乎一切感情都成了“工具”的时代,可能有的老师希望学生家长送礼,但是,这决不能代表所有老师的职业操守!更多的老师还是希望自己的职业纯净一些,希望老师和学生及其家长的交往纯粹一些。

我想到我特别敬重的王栋生(吴非)老师。他从教几十年,硬是没有从家长手里接过任何礼物!他对我说:“学生送我一瓶醋,我都不会收的!”正因为王老师把事情做得这么“绝”,他才可能写出那么多掷地有声的文字!胸怀坦荡,浩然正气,怕谁?

我想到三年前的94,我第一次给刚刚接手的一个初一新生班的学生家长开家长会。我开诚布公地对学生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说——

我希望我们建立君子之交。这里的“淡”,是“纯净”的意思。我希望在我教你们孩子期间,你们不要给我有任何“表示”,教师节要来了,我这个提醒不是多余的。以前有的家长对我说:“李老师,周末我们聚聚吧!”在现在的社会语言环境中,这里的“聚聚”显然不仅仅是“聚聚”,而是有丰富的含义,至少要在酒店吃一顿档次不低的饭。而我一不吸烟,二不喝酒,三不饮茶,我实在不喜欢这样的“聚聚”。每当我拒绝的时候,这些家长就会说:“啊呀,李老师,我们交个朋友还不行吗!”我说不行,现在我教着你的孩子,不便和你交朋友。如果你的孩子毕业后,你还要请我聚聚,还想和我交朋友,那我肯定会答应的,因为那时候你和我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了。去年我母亲患癌症住院,医院里一位主任知道后,对我母亲非常关照,他是我十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家长,可以说,在我母亲住院的时间里,他对我母亲的关照无微不至,他科室其他医生说,我想以这种方式,表达我对李老师十年前教我女儿的感激!我知道后非常感动。但是,现在你们的孩子在我班上,我不接受你们的任何“感谢”。请维护我清白的名声!我曾在教工大会上说,家长送礼的心情很复杂,有的是心甘情愿,有的未必,也有的家长“进门拜三拜,出门骂三代”!所以,还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好。如果你们希望我冷落你的孩子,歧视你的孩子,虐待你的孩子,那你就尽管给我送礼,这样我就懂得你的“暗示”了:李老师,你千万不要对我的孩子好啊!相反,如果你尊重我,什么礼都不送,我也明白你的“暗示”了:李老师,一定要对我的孩子好!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潜规则”,什么都要勾兑,告诉大家:我是个不讲“潜规则”的人,我希望我们武侯实验中学能够是一块相对纯净的土地!

三年过去了,至今没有任何家长给我有哪怕是一丝的所谓“表示”。这是我的骄傲!

说起教师节礼物,我想到1994年的教师节,我主动向我的学生“索要礼物”的事。这事写进了我的《走进心灵》——

19949月开学不久,便迎来了又一个教师节,学校要求各班利用班会课举行庆祝活动。这天,我吩咐班干部在教室黑板上写了一行大字:“教师节——献给老师的礼物!”

  班会开始时,我笑着对大家说:“今天是我的节日,所以,我想向同学们索取‘礼物’。”学生们顿时笑了起来,显然是不相信我的话。可我却认真地继续说:“在过去的高二学年里,由于李老师修养不好,再加上工作繁重,所以,我的工作越来越简单急躁,在各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今天,我诚心诚意请同学们对我的工作提出意见。这对我来说,的确是最好不过的礼物啊!”

  接着,我又拿出事先买好的钢笔、圆珠笔和铅笔:“为了鼓励和感谢同学们,今天我来个‘有奖征谏’——同学们可不要坐失良机啊!”

  同学们又是一阵大笑,气氛开始活跃了。他们见我十分真诚,便也认真思考起来……

  开头炮的是黄金涛:“李老师,我们都记得,高一时您和我们没有师生界限,我们甚至可以对您直呼其名;可是到了高二,您越来越爱对我们发脾气,师生之间有了明显的心理距离。希望李老师能恢复高一时亲切的笑容!”

  我走下讲台,来到黄金涛的面前,双手递给他一支钢笔:“谢谢你的批评!”  班长吴冬妮站了起来:“李老师,上学期班上的运动会的会徽设计,您没有征求同学们的意见!”

  我略略回忆了那件事的经过,说:“好吧,我接受班长的批评,今后班里的事儿多和大家商量。”说完,我送给她一支圆珠笔。

  平时常挨我批评的郭坤仑也发言了:“李老师有时太爱冲动。那次林川用脚狠狠踢教室当然该挨批评,但您当时拍着桌子厉声斥责他,写了检讨又请家长,使林川事过很久还感到抬不起头。”

  我同时拿起两支圆珠笔,一支递给郭坤仑:“谢谢你的直率!”一支递给林川:“请原谅李老师!”。

  提意见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下课铃响了,我总结道:“永远感谢同学们!愿在新的一学年,我们高951班的全体同学和我这个班主任精诚团结,同舟共济,以共同创造明年七月的辉煌!”

  回答我的,是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一年后,学生们果然以出色的高考成绩为我班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叹号。离校之际,学生们来向我告别,他们送我一张同学们签名的尊师卡,我打开一看,里面有黄金涛代表全班写的一句话——

“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永远沟通!”

我的历届学生已经给我太多太多,我哪里还需要家长送什么“礼”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