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生命是和谐的
(2010-11-28 11:40: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 |
最近在读一些年轻老师的教育故事时,我的胸膛内总是涌动着生命热潮。
我从中读到昨天的我――一样的年轻,一样的纯真,一样的激情,一样的浪漫……那时候,真的没有想过什么“赛课获奖”,什么“著书立说”,什么“特级教师”,什么“教育专家”……全部的追求,就是如何每一天都让自己开心也让学生开心。
我禁不住问自己:当我现在已经成了所谓“教育名人”之后,我的生命之轮是否已经开始生锈?我是否还保持着 王君老师这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生活、对生命的赤子情怀?
当我们孜孜以求班上是否得了流动红旗的时候,追求某堂主题班会是否获得了领导的表扬的时候,追求班上有几个学生上了清华北大的时候,追求学校是否挂了国家级示范学校的牌子的时候,我们是否忘记了一个朴素的生命追求?
这个追求就是――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教育的幸福,首先体现于教育细节的幸福。这些细节可能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眼神、微笑、泪水、叮咛、抚慰……它们也许不一定能够直接带来班级流动红旗,带来很高的升学率,带来领导的表扬进而获得显赫的荣誉,但无数幸福的细节便构成了校园生活全部的美丽和教育生命的所有魅力。
按现在世俗的眼光,似乎我已经“功成名就”了,但我自以为我并未因名利而累,更没有放弃一颗朴素的教育心。这颗朴素的心是教育幸福的源泉。我相信,许多普通的老师因为有了这颗朴素的心,而朴实平凡地过着每一天的教育生活,并赢得了自己的幸福。上课、备课、谈心、读书、反思、写作……一切都是那么平淡,但决不平庸。他们把自己的生命从容不迫地融进了课堂,更融进学生的生命,学生的生命因此而获得生长的力量,老师的生命因此而永远青春勃发。
记得1998年,我参加一个全国性的语文课堂大赛,未能获得一等奖。要说一点失落感都没有不可能,但我的确比较从容,因为我自信来日方长。可当时一位同样未获一等奖年的轻老师有点沉不住气了,我告诉她:“来日方长,不要把我们一生的荣辱甚至成败都寄托于某一堂课。让未来的日子证明我们自己!”十年过去了,我们都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我们为自己而骄傲。
我认为,每一个愿意追求幸福生活的教师,都应该让生命这样自由地舒展。我也愿意继续这样富有诗意的生命之旅。
因为,这样的生命是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