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2013-08-26 17:13:45)
标签:

剥皮寮

旅游

美食

台湾

万华寺

分类: 台湾、香港、澳门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在这条既保留原汁原味又赋予很多新意的老街上,“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无疑成为最耀眼的一抹亮色。中心内利用改造后的老房舍,设有教育空间、展示空间、公共服务空间、行政空间和收藏空间。仅教育空间里,就有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陈列及游戏设施,如老民宅、老课堂、老教具、老课本、人力车、老收音机、布袋戏等,供儿童们在玩乐中了解老街老台北的过去。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剥皮寮对面的祖传面店——进财切仔面,保留下自清朝时代的艋舺人日常饮食味道,百年如一。今年60多岁的第三代传人洪木火,17岁开始跟父亲学做面,从铁皮屋、龙山商场、市政府地下市场到现在广州街地铺,进财切仔面一直都是区内最有名、远近驰名的老店。食客从台湾总统马英九、明星金城武到归国的移民、日本、外国及万华附近的老街坊都有。进财切仔面见证了过去百年以来的万华变迁。

    无论是面条还是米粉,坚持传统做法的肉燥香,加入自制的油葱酥提味,与大骨熬的汤头,清新中带着天然甜味。盐水鹅肉质鲜嫩而甜,皮Q弹不油腻。鱼皮沾店家自制的甜沙茶酱,口感好极了。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台北第一名刹龙山寺,是当地居民信仰、活动、集会和指挥的中心。据说从前有一个人把佩带的观音菩萨香火,遗挂在一棵大榕树上,到了夜晚竟然发出光芒。更奇怪的是有求必应,非常灵验。所以信徒就在那个地方建立龙山寺。从清乾隆3年开始,到1740年落成。二百多年来,龙山寺经过多次的修建。如今龙山寺主祀观音菩萨,并祀奉妈祖,四海龙王、十八罗汉、城堭爷、注生娘娘、山神、土地公等,被称为“众神的庙堂”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海峡的另一边(三十二)寻找老台北的记忆〈下〉

    全寺里面香火最鼎盛的地方,是文昌君殿。掌管所有大小考试的神明,所以不管你是学生要大考,还是社会人士要考职场执照,大家都会来这放上自己当次要考试的准考证,来让神明多点印象保佑考试顺利高分上榜。

    万华是个热闹的万华,是个宗教气氛浓厚的万华。这里的人们常常在自己心烦的时候走进龙山寺去抱抱佛脚烧烧香,真有想破头的烦恼时就会去求枝灵签来给自己解惑,再或者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坐在龙山寺的走廊地板上发发呆。阵阵飘来的檀香味也会给人带来平静,这就是他们离不开的万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