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声色西门町
当你站在红楼广场前,抬头看着对面密密麻麻的各种大型广告时,有没有一种眩晕感?没错,这就是西门町,强烈的视觉感冲击你,川流不息的人群推着你,繁杂满目的商品诱惑你,还有谁比她更时尚!
先来听一段关于西门町前世今生的故事吧:西门町位于台北市西区的中心地带。之所以叫“西门町”是因为过去这里临近台北城的西门,“町”则是日治时期用过的行政组织单位。由于西门町紧邻当时的“总督府”,所以优先得到了开发。百货公司、电影院、剧场、游乐场相继问世的同时,也带旺了酒楼茶馆。
上世纪50年代,大量大陆移民涌入台北,西门町获得了充裕资金,开始蓬勃发展。尤其是1961年大型百货公司中华商场的完工,把西门町与城中区连成一片,繁华气息造就了西门町林立的歌厅、舞厅、咖啡厅等,光是集中在此的戏院就多达40余家,这块早年的荒地一跃成为全台商业娱乐中心。
上世纪70年代,台北市一连串都市发展工程纷纷动工,中华商场被拆除了,整个西区忙着进行多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东区逐渐发展出强劲的商业优势,导致台北都市重心逐渐东移,西门町由盛转衰。

1998年市政府再度投入资源,不但更新了西门町的所有铺面,并动员街区组织介入西门町的维护与管理,明确的定位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给西门町带来了新的生机,捷运西门町站的开通又送来了足够的人流,西门町逐渐恢复活力,直到发展为今日岛内数一数二的顶尖商圈。



西门町的红楼,是许多老台北人重要的记忆。经历不同的时期,红楼见证了西门町的兴衰,经历了台北多年来的风风雨雨。从早期的日据时期、影剧荟萃时期、电影时期,到最近的多元风格时期,红楼走过整个西门商圈的繁华及兴衰,今年已经满一百年。





今天的红楼成为一个全新的文化中心,除了红楼剧场的演出活动之外,十字楼广场已经进驻16家常驻的文化创意店家,有年轻人发挥创意,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服饰、提袋、甚至是陶瓷艺品等,打造红楼的文化园区。原本冷清的广场,每到周末都吸引众多人潮,来创意市集寻宝。



鸭肉扁,西门町老字号招牌名店。进到店里没有菜单,店里带有点江湖味的服务生只会问你:“面几个?米粉几个?要不要切鹅肉?100、200还是300?”因为这间店里其实就只有卖三种东西:面、米粉以及土鹅肉切盘。简洁有力,所有餐点在5分钟内到齐。店名虽为鸭肉扁,卖的可是地道的鹅肉,鹅肉沾酱吃,风味更佳,米粉配上鹅肉,汤鲜味美,便成了鸭肉扁的招牌。

武昌街老天禄卤味已有四十年以上历史,其以鸭翅膀、鸡鸭脚、鸭舌头、鸡鸭的肫、肝、心等卤味闻名。其独特的风味主要来自于选料严格及力求新鲜两大原则,在保持新鲜上,老天禄的秘诀是适量生产,绝不贪图方便而大量产制。听说天王刘德华来台湾都必定要吃它一遭,还大包小包带回香港。晚上九点多,门口还在排长队,品尝过后发现老天禄卤味香气自然,不用重口味调料,又保持了卤味的鲜嫩,果然名不虚传。





诚品116的百货里,集合了化妆品、饰品、服装、杂货等各种日系品牌,再加上茶点烘焙,小影院,基本满足一个人逛街的所有需求。当然这只是西门町的一个小小角落。走在西门町,纵横交错的几条步行街,从紧追日、韩时尚潮流的各种衣物、饰品店到漫画屋,到大大小小的电影院,还有五步一家的日式料理店,三步一家的奶茶铺,西门町林立的店铺竭尽所能讨好着年轻消费者。每到周末,爱好街舞、唱歌的年轻人更把西门町当作表演的舞台,如果你看到白发的阿嬷在人群中也能自若的翩翩起舞,也不必惊讶,在这里,每个人的心都是年轻自由的。
不管时移事往,西门町在哪,青春就在哪。


贴士:
西门町:捷运西门站六号出口
住宿:台北钟西城咖啡公寓 台北市万华区隆昌街3号
Tel:+886 937020643 +886
93617776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