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2010-08-01 11:14:25)
标签:

吴哥

高棉的微笑

攻略

柬埔寨

旅行

暹粒

旅游

分类: 菲律宾、越南、柬埔寨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圣剑寺(Preah Khan)是阇耶跋摩七世国王祭祀父亲的庙宇,也是庆祝他战胜而兴建的,更是存放“圣剑”的地方,此庙又名森林之庙,顾名思义,正是隐藏于丛林之中。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庙前的长桥护栏上,雕刻着修罗与阿修罗拉着大蛇王那伽身躯搅动乳海的雕像。在塔门两边有神鸟加鲁达(亦称迦楼罗)巨型雕像。它双手举起,托着荷花大盘,双目圆睁,威风凛凛。加鲁达为印度神话中的大鹏金翅鸟,鸟族之王,具有鸟的头、翅膀和人的身体,据说两只翅膀张开有336万里!它以龙为食,可除掉毒龙,每天要吃一龙王和五百条小龙,后成为毗湿奴的坐骑。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门,又是门。穿过一层又一层的石门,仿佛永远都走不完。走出主道旁的空地,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废墟的画面,不是一道颓墙断壁,便是被丝棉树侵占了的建筑遗迹。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在圣剑寺里有着全吴哥唯一完整的阴阳具。而最中间的神殿里,安放着阇耶跋摩二世的灵骨塔。天井上投射下来的光线正好射在塔屋中间供奉着的灵骨塔。当太阳光透过塔顶的天井照到中央圣塔顶端的夜明珠时,夜明珠的光芒便洒向了满墙的宝石,反射出令人难以想象的炫目光芒。我们完全能想象的出:千年前,佛塔中闪烁着红蓝宝光,虔诚的僧侣跪拜在这里吟颂着佛经,那是一个多么辉煌强盛的时代。而如今,明珠与宝石早已不见痕迹,只留下一个个孤独的小孔。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在中央殿堂东北侧的一座圆柱支撑的两层建筑,在目前保留下来的吴哥建筑群中是绝无仅有的。很有些欧洲古罗马风格。而它的对面,就是当年的藏剑台。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龙蟠水池(Neak Pean)真正的意思应该是缠绕的巨蛇。整个建筑的中心是一个直径14公尺的圆形基台,有两条龙盘曲为成底座,两龙头向东昂起,龙尾在西方缠绕一起。

    中心是一个小塔寺,象征须弥山。龙头面对的东方,有一匹石雕的马,佛经中传说海上商人遇难,菩萨化身为马,把受难者从水中救起,飞马前后及两侧都攀附着获救的人,奔向圆坛。

    龙蟠水池原为医治病人的寺庙疗养所,中间的大水池四方各连有一个小型水池,大水池的水通过四个方面的雕塑的喷口流入小水池,北方为象,代表水;东方为人,代表土;南方为狮,代表火;西方为马,代表风。当时在大水池的池底种满有医疗作用的草药,待雨季到来,池内水涨,药水就会流入小水池中,而人们认为四个池中的药水疗效不同,所以根据每个人病情的不同,再把病人安排到不同的水池里。

    只是来时不巧,似乎有工程要修复,所以池中的水全部抽干。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塔逊寺(Ta som)在胜景众多的吴哥很容易被忽略。这是一座小型的佛教寺院,该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给他父亲盖的寺庙,完成于12世纪末。又有一种说法是用来祭祀塔逊将军因战胜占婆族入侵而加以兴建。

    一样有着层层叠叠的门,门上一样有着精细的雕刻,没有人知道,几百年前的人们是怎么办到的,直接以巨石堆砌而成,也有栋梁是用凹凸相接。

    东门门顶的四面佛佛头上,每一个裂隙都有一棵古树的根深深扎入,古树已经彻底占据东门,完成了破坏的使命。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曾有联合国官员说,“我担心吴哥再次被大自然收回,回归丛林。”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生长旺盛的热带雨林正用自己的盘根错节把吴哥的一切慢慢割裂,撕碎。

    消失数百年后再度重现的吴哥更像一份自然的礼物。自然是它的主宰,由她决定什么时候再次收回这个奇迹。一个曾经那么辉煌的王朝,如今只剩下一个可供想象的背影。若干若干年后,吴哥也许又会渐渐离我们远去,退隐回茂密的丛林。而我们,所感受到的,所触摸到的,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那些人们

    在吴哥,每天都会和无数的柬埔寨人民打交通。商人、小贩、司机,大人与小孩。最让我难忘的是吴哥的孩子。他们通常都穿着破旧的衣服,有的甚至没有鞋子穿,在黄土飞扬的路上围着追着我们买下他们手中廉价的工艺品。这样的孩子很多。他们家境贫寒,每天五点天刚亮,就奔走于景区,向每个游客兜售纪念品。

   在圣剑寺游览时,正值中午,烈日逼人。出门时,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跟上了我。一路上,他用手中的扇子不停地为我扇风,并用不熟练的中文说着:“姐姐,你好漂亮。”我明白他的用心,只是为了换取我的好感,想要我买下他的东西。就这样,他光着脚在高低不平、硌人的石道上陪我走到停车场。很遗憾,最后我没有买他的东西,因为这两天已经厌倦于在景区被许多小贩所“围攻”,同时又担心旅途的累赘。但那一刻,我的心中是充满歉意的。我不停地真诚地对他说SORRY。离开的时候,我很心酸。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另一些更小的孩子,总是很不知足的说着英文的candy或者中文的糖果、饼干,要着一块又一块。拿到手以后还会高兴地向身边的其他孩童不加修饰的炫耀。他们的眼睛非常非常的亮,在他们的记忆里,没有见过战争的血腥以及没有人性的杀戮,所以,哪怕贫穷,却生活得无忧无虑。他们爱笑,与陌生人的接触中,没有恐慌,有的是那么一点点的腼腆,一丝丝的羞涩,眼里闪着无限的希望。

 去吴哥,请多给当地的小朋友们带些糖果吧。我们真的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但一颗糖果,至少可以给他们带来片刻的快乐。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还有一群人也是我们不应忽略的。在世界文化遗产吴哥分布着一些很特殊的乐团———他们的成员都是受地雷伤害的幸存者。
  去巴肯山看日落,刚上山就隐约听到乐曲声,走近了,才发现土坡上有一个小乐团。用木头搭起的小舞台上,团员们三三两两地坐在木板上。他们大多肢体不全或者视力有障碍,但并不影响吹拉弹奏。舞台前,还零星摆放着几个假肢,一个简单的牌子竖在一侧,上面用英文、中文、日文等多国文字写道:“我们是地雷受害者”。牌子旁放着他们灌录的CD,小字注明:10美元一张,15美元两张。在物价低廉的柬埔寨,这样的价格真不算便宜,不过往来的游客不少,给乐团拍照、放钱的也很多。
  在吴哥,我们发现这里知名的寺庙门口都有这样的小乐团,只是成员多寡不同,演奏的乐曲不一。柬埔寨是世界上受地雷伤害最深的国家之一,1979年以来,超过6万柬埔寨人被截肢,到旅游景点演奏成了一些失去劳动能力的柬埔寨人的唯一选择。尽管天气炎热,但他们总端坐在塑料布遮挡的凉棚下,既不主动向游客要钱,对别人的慷慨也会表示感谢。

     朋友们,你们认真听过那些演奏的乐曲吗?柬埔寨民间曲调低沉悠扬,平静中充满着忧伤哀怨,但又宁静致远,坚强独立。我想 那乐曲中一定包含着一种历尽劫难的力量,所有的眼泪,所有的悲苦,所有的希望和渴求化成一种坚强而从容的力量。

高棉日记(五)——那些庙,那些人

      我们怎能用一颗怜悯的心俯视他们,认为贫穷等同于不幸?又怎能小视他们心中信仰的力量?战火,死亡,贫穷,疾病。所有的苦难和险阻,都挡不住那丛林深处每天清晨的太阳,照亮高棉人民脸上的微笑。

   不管过去经历过什么,也不论未来等待着的是什么,只要你还在微笑,这个世界回报你的,就一定是微笑。祝福他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