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川西(六)

(2009-05-24 16:56:53)
标签:

川西

稻城

旅游

四川

亚丁

新都桥

康定

分类: 四川、贵州

行走川西(六)

2005年7月31日

行程:稻城——理塘——雅江——新都桥——康定

    早晨,我们从稻城出发,回去的路显得简单而没有悬念。驶出稻城县二十多公里,在桑堆乡境内的奔波寺前我们停下拍照。奔波寺藏语意为草坝之边,始建于公元1144年,由第一世大宝法王噶玛巴都松钦巴创建,依山而建,气势恢弘。

行走川西(六)

    天气不是很好,忽晴忽雨,在卡子拉山,看到了高原雷达兵站。顶着灰色的苍穹,巨大的雷达无声地转着。海子山,兔儿山,卡子拉山,剪子弯,高尔寺山。一路重新翻越座座熟悉的高山,我脚下正经过着一片片高原,证明这一点的不只是高山和巨石,路边那些色彩鲜度极高的红色紫色黄色的小花,也以高原生灵的姿态唤醒着我的记忆。我要离开这儿了,也许十年后,回想走过这一段漫长的高原路,会是人生的一个骄傲。

行走川西(六)

 

行走川西(六)

   穿过理塘,路渐渐好走。下午两点,我们在雅江吃饭。雅江是一个很特别的县。这里的藏味很淡,汉化较重。从桥下向上望去,所有的楼房都依山而建,远看去活脱一个堡垒。整个县城建在山上,城下奔腾的雅江,成了天然的护城河。可以想象,这种地方,当年打起仗来可真是易守难攻。

行走川西(六)

    再次到达新都桥,这里是川藏南、北线的分岔口,号称“摄影家的天堂”。不过也许时间不对,也许我没有摄影家的慧眼,虽说看着广阔的草坡顺着山梁蔓延铺展,清浅的小河静静流淌,阳光下藏寨和牦牛剪影一般沉默,熟悉的感觉也让人隐隐感动,但并不觉得惊艳和华丽。秋天,它会更美吧!

行走川西(六)

    下午我们翻越折多山。折多山是大渡河与雅砻江的分水岭,同时又是传统意义上的藏汉分界线。不过折多山,不知川藏公路之难,这里的山口海拔4298米,路面极窄,塌方常见,一路上,只觉我们后排三人时而高时而低地在座位上蹦起落下。几次头差点撞破车顶,虽惊险连连,却也把这种经历当做是免费按摩。说来也怪,前几日在亚丁骑马全身骨头散架,痛得要命,可今天这么一震,居然腰不酸,背不痛,真可谓“以毒攻毒”。

行走川西(六)

    下午六点,我们到达康定。它的出现有点意外。几日的长途跋涉,我们已经习惯于在高原看到景物的荒凉与落寞。忽然汽车驶进一个繁华热闹的小县城,并告知这便是“跑马溜溜”的康定,大家怎能不吃惊?套用一位同车友人的说法,她说当她第一眼看到康定城路口的红绿灯,先是一怔,然后感动得快要流下眼泪。一点也不夸张,一路行走川西的我们都能体会这种心情。

行走川西(六)

    康定城市不大,给人感觉是一座汉化了的藏族城市。街上的老百姓大部分以汉服为主。整个城市沿着折多河而建。沿着河边,站在河的这一头就可以看到城市的另一头。湍急的水流沿着折多山急速奔下,震耳水声可以响遍全城。这里,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我们下榻的酒店卡尔卡拉酒店,也是这一次川西行中最豪华的酒店了。从高原下来,大家一路风尘,吃没吃好,睡没睡好,今晚终于可以在这里好好享受休息。

    吃过晚饭,几个团友一起倘佯在康定的大街上,细细感受着这情歌故乡的风貌。康定的夜没有过多大城市的嘈杂与喧哗,小城镇的质朴安宁让人久久回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