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庐山班车开走了。

标签:
庐山好汉坡武钢青工上庐山洛阳矿山机器厂设备科 |
D6 唯一的一个上庐山的班车开走了,
九江是江西的名城。但是在75年的时候,大概和南昌起义那个时候的九江差不多,城市不大。
我们急匆匆的下船之后,就往汽车客运站飞奔而去。事先我们也听说,九江到庐山只有一趟班车,错过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你就要在九江城整整呆上一整天。
所以但凡是哪个时候到庐山旅游的人们,下船之后的第一个事情就是人人都是刘翔,飞速奔向汽运站。我和孙萌都是小伙子,带的行李也不多,所以下船以后,俺们二个就拿出当民工的修铁路的精神,来了一个全速飞奔。
当时在修建著名的焦枝铁路的时候,工地指挥部为了尽快修好焦枝铁路,每二个小时就要吹冲锋号,所有的修路的民工,这个时候都必须要挑着担子奔跑,不跑的人就是思想有问题。不跑的人那是要开批斗会的。
这个时候,我和孙萌为了赶上最后一班车,不用指挥部吹冲锋号,直觉的全速飞奔。结果等我们气踹吁吁的跑到售票口,里面的售票员说票已经卖完了。窝豁,我和孙萌差一点就休克了。我们问了问还没有加票,售票员干净利落的一口否决NO。
我们还没有踹过气来,又一帮人风叉叉跑过来,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还是有用吗?球的用都没有,还不是眼睁睁的看着到庐山的班车开走了。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哪里知道到庐山还有怎么多人去玩。我们前面跑的后面追的,一个个全傻了。要知道我当工人的时间,都是8小时干出来的,都是汗水甩在铁屑上嘎吱的响出来的,我们在这里多呆一天,路上上面就少玩一天。
后追的是三人帮,二女一男,二姑娘挺漂亮都是当时比较青春的打扮,估计也和我们一样是青年工人,就是那个男的大概有30岁了。应该是是带头大哥。
后追的姑娘看见我们两人短打扮的样子,跑的大汗淋漓的样子,就过来问:你们也是到庐山的?是的啊。都是年轻人一来二去就这样混熟了。这二位同道介绍一下啊:
一位姑娘是洛阳矿山机器厂设备科姓杨,俺们姑且称为杨姑娘,一位姓钟的姑娘是舞阳钢铁公司的,哈哈,俺们的一个系统的。还有一位油腻男,三十多岁,姓周。是武汉城建公司就职的,俺们姑且称为周大哥,是一个带头大哥。
估计是因为女孩子出门不放心,家长就委托熟人在武汉找了朋友带他们上山,她们称呼为周大哥。周大哥是标准的武汉口音,见过之后我们也用武汉话互相打招呼,您家好,您家好。您家那块的?楼渡桥的。你家们是那块呢?我们乡下的青山区的。那个时候凡是汉口的人,都把青山称为乡下,俺们青山人自然也是乡里人哈。
那个时候年轻姑娘敢于从洛阳到庐山去玩,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果然杨姑娘看见大家都认识了,就过来和我说:怎么样我们一起走吧?人多力量大。
看见有这样漂亮的姑娘来约我们一起行动,当然两个小伙子当然求之不得。但是我看得出,那个周大哥有那么一点不舒服的。
原来是周大哥带二个美女上山,现在美女叫上我们二个帅哥,哈哈,周大哥心里肯定有一点的,我们也理解。
D9
好汉坡,好汉坡,好汉都要打啰嗦。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当年这是伟大领袖著名的一首七律庐山,那可是闻名遐迩,红遍半壁河山。但是75年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到庐山旅游?充其量就是找一张报纸看看,过过干瘾罢了。俺就去了。
这不就要到好汉坡了。还没有等我们好好欣赏沿路的自然风光,汽车很快就到了庐山脚下。问了问司机,好汉坡在那里,司机指了指方向,不愿意多说一个字。哇塞,酷啊。
好汉坡是一条石阶小路,地势险竣,林深谷幽,一千级台阶婉延而上,能一口气不休息爬上去的方称得上好汉。但与好汉坡地势同样险竣的地方有的是,在庐山就有上下三叠泉的石坡,比好汉坡还要陡,还有华山、泰山、黄山的一些地段都很险竣,是谁把此地命名为好汉坡,是樵夫还是轿夫?是文人还是显宦?没有考证,上坡处石头上刻有好汉坡三个大字,也没有落款。大家都认同了,它就是好汉坡。
好汉坡牛逼啊。近百年来,好汉坡上走过了近代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领导南昌起义的周恩来、朱德、叶庭就是从这里上山,在庐山商讨起义大计的。当时在这条小路上的轿夫有几百人之多,可见游客的兴旺。直到解放后五十年代初,修建了北山公路,后来又修了南山公路,这条小路就冷落了,除了附近的山民,少数登山爱好者,很少有人光顾好汉坡了。
D9
(2)好汉坡,好汉坡,我们累的打啰嗦,
我们到了好汉坡,完全没有了高涨的革命热情。人家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是举头看庐山,低头打沾沾。远眺庐山山峰隐逸在白云缭绕的高山之巅。距离我们还远得很,遥不可及。心里一下子就拔凉拔凉了。现在是下午三点正,什么时候才能够达到山顶哟。沿着山间走了大约一里路,看见了一个通往山上的小路,路旁有一个小小石碑《好汉坡》。还没有正式上坡,我看大家都已经是大汗淋漓了。
肿么办?走到这里的了还有什么退路?只好咬咬牙继续开始征服好汉坡。人家几个姑娘都不怕,我们几个爷们怕甚?
好汉坡的的坡度相当陡峭,走了不多远,我们五人就已经是像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好在男女搭配上山不累。我们几个男的,都把姑娘们的行李接过来。大家一路说笑,一路前进。
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大家就开始不行了。我的同伴孙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高反反应,上气不接下气。体力严重流失出现了虚脱的现象。
孙萌说:我不能走了,你们先走吧。我说:这是什么话?我一把将他搀扶起来,艰难前进。二个洛阳矿山机器厂的姑娘,倒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已经是花容失色,但是起码自己还能坚持走路,这巾帼不让须眉,爷们不如娘们啊。
这样我们五个人的队伍,拖开了走路的间隔,前后有将近一里路了。周大哥背负姑娘们的行李,他们三人走在前面,我搀扶着孙哥们,走在最后那是相当的狼狈啊。
一阵阵的呼喊声:你们到哪里了?我们在前面,这姑娘们的喊话成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幸好我的身体状态比较好,搀扶孙萌虽然行进艰难。咬咬牙千万不能停。
天渐渐黑了,山风一阵阵的呼啸而过,不仅让人感到了几分的害怕。好在孙萌的虚脱现象得到了缓解,让我们押尾的能够加快脚步,追赶前方。
晚上七点钟的时候,我们看见来了山峰的灯光,就像看见冬天里的一把火,大海里面的一只船。大家忘记的伤痛,一阵欢呼,庐山我们终于来了。哇塞,上山就来一个杀威棒,真是不容易啊。
不扶墙,就服你啊。
D10
牯岭周边的景点
第二天早上,因为昨天好汉坡憋的够呛,累得要死,所以睡得像狗一样。直到洛阳矿山机器厂的杨姑娘在门外叫:武汉的二位,你们还出不出去玩啊?我的孙萌在赶紧爬起来,这一觉整的,人家女孩子都跑来叫人,这还整么在江湖上混?
起床,草草吃了一点稀饭。我们无人的75庐山旅游团在餐厅里面开了一个短会,主题是:今天到哪里玩?,
大家都觉得昨天爬好汉坡整的够呛,今天我们就在庐山的周边游玩,具体的地点就是锦绣谷,花径附近,还有庐山会议纪念馆。那个庐山大会堂因为开过二次庐山会议,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一个标杆的建筑物,75年开始就成了当地的一个坐标。
说老实话,作为一个22岁的青年,我也并不是没有出过远门,见过世面,但是和眼前的庐山比起来,那就是大相径庭。不能相提并论。
我们五人,除了周大哥有一点江湖以外,大家都是20岁左右的革命青年,大家对美好的东西,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爱好。二个美女和三个帅哥(周大哥也是帅哥莎),在一起那是笑声不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祖国的大好河山启发我们的无限爱戴之情。
当然周大哥当时也就三十来岁吧,现在来说也是年轻人,在著名的锦绣壑谷,就是那个纵览云飞的地方,大家被眼前的壮观景色完全惊呆了。
姑娘们发出了由衷的赞美之声,无限风光在险峰啊。快快快来照相啊。当时这个纵览云飞的景点一个游客都没有,就是我们5人在这里逗留,
大家拿出来照相机,23元一卷的黑白胶卷好像不值钱了,咔擦咔擦咔擦。仅仅这个景点,就把大家准备的庐山胶卷整了一个精光。是不是有一点飞转的胶卷为红颜喔?
大家注意没有,那个时候基本都是照人,没有照风景的,为啥子?那个时候胶卷太贵了,一卷黑白胶卷仅仅是裸卷就要15-20大洋,还不算冲洗和印照片的费用,太贵。
想起在农村种大田的时候,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双枪的时节我的衣服从来没有干过,想想我们在车间,机器轰鸣,铁屑飞溅,满身油腻。
那里曾经知道这里还有这样的绚丽的景色,这样秀丽的风光。看见如花似玉的同伴们在哪里欢呼,在哪里歌唱,我的眼睛都湿润了。大好河山,河山大好啊,
头一次的旅游处女秀,激动的心情是难以避免的。我和孙萌带了二卷黑白胶卷,当时想想足够了,哪里知道,仅仅在这个纵览云飞的地方,就咔嚓咔嚓没有了。到现在我都认为纵览云飞是庐山的一个地标性的景点有:云、松、石、近、远、天。
第一次旅游的就是任性,大家一出来纵览云飞景点,才发现的胶卷基本拍摄完毕。这怎么好,下午还有这么多的景点,怎么办?大家一致决定赶紧赶回牯岭街。当时的庐山风景区,有胶卷的地方仅有一个,所以大家匆匆赶回牯岭,我都一口气买了三卷胶卷,造成预算大大超支。
以上就是俺在纵览云飞上面的找的一张相,算不算帅哥?哈哈。自下午的游览当中,俺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我们两个哥们合照,请姑娘们帮忙的时候,周大哥立马站出来,我来我来......。凡是姑娘们合照要我帮忙的时候,周大哥就说我来...我来...。凡是我们想大家一起合影的时候,周大哥就说明天找地方...明天。卧槽,黄大哥这是防我们哥俩啊。我们五人在庐山一共呆了5天,差不多是天天在一起,就像知青一样,同吃同住同劳动,后来发现连二位姑娘的照片都没有一张,哈哈,周大哥功不可没。
周大哥,我信你的邪,

【武汉城建的周大哥在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