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青工到庐山
标签:
二十万公里自驾徒步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宜昌七中六九届宜昌十中附小 |
75年青工庐山旅游纪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D1 想上庐山
1975年那个时候,谁会想到出去旅游啊?旅游这不是小资产阶级的东西又是什么?俺那个时候正在国营工厂里面当一名光荣的四米龙门铣工。
参加工作已经四年了,每天忙于抓革命、促生产,操作北京机床厂的出厂的四米龙门铣床,上了白天,上中班,上了中班倒夜班。
车间里面机床隆隆,铁屑飞舞。武钢当时提出的革命口号是“量产八千铁争万”,人人都要做贡献。
除了生产以外,俺还要参加大批判活动,参加车间里面的加班加点,青年突击队,共青团的活动,业余时间还要成立学习组,学习马列原著,学习《反杜林伦》。哇撒,高大上去了。
但是有一天看见一张庐山仙人洞的照片,突然有了想去看看的感觉。再找地图看看,哎呀,这个庐山距离我们武汉不远的哈。于是想到庐山的愿望更加强烈。
那个时候在工厂里面正是大干快上的时候,正是批判资产阶级法权的时候,正是批林批孔的时候。我当时周末还要自发组织起来大批判,学习反杜林论,还是搞了学习小组忙的一个不亦乐乎。
但是我当时看见一张庐山仙人洞照片的时候,激发了我要去庐山的思想,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俺就想这个庐山的俺什么时候也可以朝圣啊?俺就打开地图一看,哇撒,庐山就在俺们武汉的眼皮底下。
我这个时候的有了一个心愿,那就是《俺要到庐山》
到庐山去玩,首先就是要高度保密。这要是被领导发现了可不是好玩的,整一个斗争会都是有可能的。
75年的时候,信息基本为零,交通基本靠船行,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可以做路书,哈哈,庐山上面吃的住的信息不通,交通的船舶时间不知道,怎么写路书?
电话?那个时候那个家里有电话?就是有电话打电话到庐山都是长途,你也打不起啊?做一个狗屁的路书啊。不过俺还是知道首先要控制时间,时间大约在7天左右,第二就是要在单位里面保密,跑到庐山去玩,这可以是一件大事件。时间怎么解决,那个时候经常加班,加班之后是没有工资的,有一个代休的待遇,就说你如果有事情,不能上班可以用这个代休来解决。
俺自从有了到庐山的心愿的心愿以后,凡是加班必定参加,凡是代休毫不客气,这样积少成多,哈哈。俺有了8天的代休啦。
我在厂里面跟任何人都没有提及。但是我不能一个人傻乎乎的上庐山,庐山到底怎么样?庐山有没有吃饭的地方?庐山旅馆有没有住的地方?完全是一片黑,总要找一个伴吧。
俺当时住在冶金部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里面,里面都是我小时候的伙伴,俺找来找去,问了这个问那个,都说没有时间,或者没有钱?眼看到庐山第一步就要泡汤了,心里那个捉急啊。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我认为庐山之行就要煲汤的时候,俺看见孙萌了。孙萌当知青回城以后,在武汉铁路局,当一个调车员,就是那个编组火车上面站立摇红旗的,俺就问了孙萌“怎么样?我想找几天时候到庐山去玩,有没有想过一起去?
诸不知孙萌说:好啊,我可以去,正好我也有待休。俺一看孙萌可以去,不仅大喜过望,两人马上坐下来商讨作战方案,行动时间等等,需要的资金。
粮票,那个时候出门要准备粮票,庐山在九江属于江西省,武汉市的粮票,湖北省的粮票统统的不行,要准备全国粮票,全国粮票那个牛逼啊,正好我家里还有全国粮票,这个问题解决了
第二个就是要有照相机,没有照相机那不是跑到庐山感觉傻乎乎的,正好那个时候,俺刚刚买了一个海鸥203的照相机,所以最大的问题照相机没有问题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D3
计划没有变化快
要说我怎么认识孙萌的,还真是有一点故事,当1965年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遵照上级的指示,在宜昌成立了一个半工半读学校,孙萌是哪里的正式就读生。文革来以后,其他学校都听课闹革命了。只有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宜昌半工半读学校还在上课,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宜昌机构的大人们,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个学校来当旁听生。就这样俺就认识了正式生的孙萌。
庐山的作战计划搞好了以后,哪里知道计划没有变化多,孙萌回来说单位有事情,还要放几天,这样一来二去,基本上T就要黄了。
一天我和孙萌都轮休,我叔激将了一下孙萌,到底去还是不去?大老爷们赶紧定下来。孙萌又掐又算的说还可以。我一听孙大将军说还可以,一不做休二不罢,钉子就要回脚挂。马上说我现在就到汉口船码头买船票去。两人兴冲冲的搭乘16路公交车,往武昌的汉阳门去也。
那个时候,俺们住在武汉市青山区,轮船售票处在汉口,整整还有二十公里,搭乘公交车到武昌汉阳门以后,还要坐过江的轮渡,没有2-3小时,那是搞不好的。
坐轮渡过江以后,就到了当时的武汉的客运站,购买了武汉到九江的船票,价格只有一大洋五毛,那个时候的物价确实低。这样的青工75年的到庐山旅游的帷幕正式拉开了。再也不怕孙大将军不去了,因为一块五角大洋,那时候时很值钱的。
就这样,经过七七八八几个回合,俺的人生首次的旅游,终于要启动了。这充分说明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D5 庐山 俺青年工人小哥来了
由于自己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我当天硬是一晚上没有睡觉,早上起来不仅有一点精神恍惚。轮船是下午四点的。俺害怕那个同伴孙萌又有搞什么幺蛾子不去了,所以早早的就跑到孙萌家里敲门。
大概孙萌也没有睡好,所以我们商定干脆早一点到船码头去,免得横生枝节。于是乎两人拿起背包,跳上16路公交车往轮船码头绝尘而去。
当时的武汉到九江的轮船都是下午开船,第二天的早上九点左右到达九江港的,我们到了侯船室距离开船的还早得很,但是年轻人兴奋啊。
想到自己22岁了,还没有出过远门,这得多憋屈啊。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这一切马上就要实现了。坐在船码头上看云聚云散,望船来船往,那就是心潮逐浪高。
一轮红日慢慢的坠下滔滔的扬子江,把整个江面染的通红。海鸥迎风飞翔,江面拂面徐徐,我站在轮船的船舷边,久久不愿意离去。尽情的欣赏:“大江红日尽,渔船飘摇远”的壮丽景色。
在船上胡乱晃悠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些我们的同龄人,那个时候的装扮一看就知道对方大概是做什么。互相一聊原来对方还是知青,
这几个知青运气真不好,还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面,种大田,听说我们已经都回工厂好几年了十分的羡慕。那个时候湖北的知青,因为三线建设回城的比例都是相当高。看见我们的同学还在当知青,那个味俺们最清楚了。我只能说希望你们早日抽调回城,除了这个同情之外我们还能作甚?

当时的船票价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