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5年青工到庐山

(2022-06-07 12:10:17)
标签:

二十万公里

自驾徒步

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

宜昌七中六九届

宜昌十中附小

75年青工到庐山
【75年在庐山】


第二章 时光倒退四十三,青年工人到庐山


  75年青工庐山旅游纪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当年这是伟大领袖著名的一首七律庐山,那可是闻名遐迩,红遍半壁河山。但是75年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到庐山旅游?充其量就是找一张报纸看看,过过干瘾罢了。我要说我当年就去了的,你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因为我去了。

75年青工到庐山



  D1 想上庐山

  1975年那个时候,谁会想到出去旅游啊?旅游这不是小资产阶级的东西又是什么?俺那个时候正在国营工厂里面当一名光荣的四米龙门铣工。

  参加工作已经四年了,每天忙于抓革命、促生产,操作北京机床厂的出厂的四米龙门铣床,上了白天,上中班,上了中班倒夜班。

  车间里面机床隆隆,铁屑飞舞。武钢当时提出的革命口号是“量产八千铁争万”,人人都要做贡献。

  除了生产以外,俺还要参加大批判活动,参加车间里面的加班加点,青年突击队,共青团的活动,业余时间还要成立学习组,学习马列原著,学习《反杜林伦》。哇撒,高大上去了。

  但是有一天看见一张庐山仙人洞的照片,突然有了想去看看的感觉。再找地图看看,哎呀,这个庐山距离我们武汉不远的哈。于是想到庐山的愿望更加强烈。

D2 第二节 策划

  那个时候在工厂里面正是大干快上的时候,正是批判资产阶级法权的时候,正是批林批孔的时候。我当时周末还要自发组织起来大批判,学习反杜林论,还是搞了学习小组忙的一个不亦乐乎。


  但是我当时看见一张庐山仙人洞照片的时候,激发了我要去庐山的思想,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俺就想这个庐山的俺什么时候也可以朝圣啊?俺就打开地图一看,哇撒,庐山就在俺们武汉的眼皮底下。


  我这个时候的有了一个心愿,那就是《俺要到庐山》

  到庐山去玩,首先就是要高度保密。这要是被领导发现了可不是好玩的,整一个斗争会都是有可能的。

  75年的时候,信息基本为零,交通基本靠船行,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可以做路书,哈哈,庐山上面吃的住的信息不通,交通的船舶时间不知道,怎么写路书?

  电话?那个时候那个家里有电话?就是有电话打电话到庐山都是长途,你也打不起啊?做一个狗屁的路书啊。不过俺还是知道首先要控制时间,时间大约在7天左右,第二就是要在单位里面保密,跑到庐山去玩,这可以是一件大事件。时间怎么解决,那个时候经常加班,加班之后是没有工资的,有一个代休的待遇,就说你如果有事情,不能上班可以用这个代休来解决。

  俺自从有了到庐山的心愿的心愿以后,凡是加班必定参加,凡是代休毫不客气,这样积少成多,哈哈。俺有了8天的代休啦。

  我在厂里面跟任何人都没有提及。但是我不能一个人傻乎乎的上庐山,庐山到底怎么样?庐山有没有吃饭的地方?庐山旅馆有没有住的地方?完全是一片黑,总要找一个伴吧。

  俺当时住在冶金部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里面,里面都是我小时候的伙伴,俺找来找去,问了这个问那个,都说没有时间,或者没有钱?眼看到庐山第一步就要泡汤了,心里那个捉急啊。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我认为庐山之行就要煲汤的时候,俺看见孙萌了。孙萌当知青回城以后,在武汉铁路局,当一个调车员,就是那个编组火车上面站立摇红旗的,俺就问了孙萌“怎么样?我想找几天时候到庐山去玩,有没有想过一起去?

  诸不知孙萌说:好啊,我可以去,正好我也有待休。俺一看孙萌可以去,不仅大喜过望,两人马上坐下来商讨作战方案,行动时间等等,需要的资金。

  粮票,那个时候出门要准备粮票,庐山在九江属于江西省,武汉市的粮票,湖北省的粮票统统的不行,要准备全国粮票,全国粮票那个牛逼啊,正好我家里还有全国粮票,这个问题解决了

  第二个就是要有照相机,没有照相机那不是跑到庐山感觉傻乎乎的,正好那个时候,俺刚刚买了一个海鸥203的照相机,所以最大的问题照相机没有问题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75年青工到庐山
【75年在庐山】

D3 计划没有变化快

  要说我怎么认识孙萌的,还真是有一点故事,当1965年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遵照上级的指示,在宜昌成立了一个半工半读学校,孙萌是哪里的正式就读生。文革来以后,其他学校都听课闹革命了。只有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宜昌半工半读学校还在上课,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宜昌机构的大人们,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个学校来当旁听生。就这样俺就认识了正式生的孙萌。
  庐山的作战计划搞好了以后,哪里知道计划没有变化多,孙萌回来说单位有事情,还要放几天,这样一来二去,基本上T就要黄了。
  一天我和孙萌都轮休,我叔激将了一下孙萌,到底去还是不去?大老爷们赶紧定下来。孙萌又掐又算的说还可以。我一听孙大将军说还可以,一不做休二不罢,钉子就要回脚挂。马上说我现在就到汉口船码头买船票去。两人兴冲冲的搭乘16路公交车,往武昌的汉阳门去也。
  那个时候,俺们住在武汉市青山区,轮船售票处在汉口,整整还有二十公里,搭乘公交车到武昌汉阳门以后,还要坐过江的轮渡,没有2-3小时,那是搞不好的。

  坐轮渡过江以后,就到了当时的武汉的客运站,购买了武汉到九江的船票,价格只有一大洋五毛,那个时候的物价确实低。这样的青工75年的到庐山旅游的帷幕正式拉开了。再也不怕孙大将军不去了,因为一块五角大洋,那时候时很值钱的。

  就这样,经过七七八八几个回合,俺的人生首次的旅游,终于要启动了。这充分说明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75年青工到庐山

【1975年在庐山】

D5 庐山 俺青年工人小哥来了
  由于自己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我当天硬是一晚上没有睡觉,早上起来不仅有一点精神恍惚。轮船是下午四点的。俺害怕那个同伴孙萌又有搞什么幺蛾子不去了,所以早早的就跑到孙萌家里敲门。
  大概孙萌也没有睡好,所以我们商定干脆早一点到船码头去,免得横生枝节。于是乎两人拿起背包,跳上16路公交车往轮船码头绝尘而去。
  当时的武汉到九江的轮船都是下午开船,第二天的早上九点左右到达九江港的,我们到了侯船室距离开船的还早得很,但是年轻人兴奋啊。
  想到自己22岁了,还没有出过远门,这得多憋屈啊。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这一切马上就要实现了。坐在船码头上看云聚云散,望船来船往,那就是心潮逐浪高。
  一轮红日慢慢的坠下滔滔的扬子江,把整个江面染的通红。海鸥迎风飞翔,江面拂面徐徐,我站在轮船的船舷边,久久不愿意离去。尽情的欣赏:“大江红日尽,渔船飘摇远”的壮丽景色。
  在船上胡乱晃悠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些我们的同龄人,那个时候的装扮一看就知道对方大概是做什么。互相一聊原来对方还是知青,
  这几个知青运气真不好,还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面,种大田,听说我们已经都回工厂好几年了十分的羡慕。那个时候湖北的知青,因为三线建设回城的比例都是相当高。看见我们的同学还在当知青,那个味俺们最清楚了。我只能说希望你们早日抽调回城,除了这个同情之外我们还能作甚?
   
俺当时也是工人阶级这个领导阶级了。所以购买的船票的时候,俺买的是四等仓,也就是有一个床铺可以休息的地方。头一天晚上失眠通宵达旦,到了船上终于放心了,一觉就睡到了九江府。早上广播通知九江到了,九江到了。我和孙萌赶紧翻身下床,草草整理一番准备下船。

 


75年青工到庐山
当时的船票价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