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从运营商角度谈TD

(2006-11-15 12:26:25)

试从运营商角度谈TD

杜碧玉

2006年11月14日

最近关于TD的好消息不断传来:TD友好用户开始放号,发改委官员提出3G发展时间表,让整个电信业界备受鼓舞。但TD的运营商迟迟没有确定,总让人放心不下。运营商为什么对TD总是让人感到敬而远之?根据自己以往的浅薄经验和三年对3G的跟踪研究,试图从运营商的角度谈谈对TD的看法。由于多年工作在基层,看问题不一定准确,更谈不上达到专家那样高的理论高度、深度,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

很多人都说运营商不支持TD,不愿意拿TD牌照,这是完全不对的。到目前为止各运营商都没有明确表示一定会优先选择TD,除了铁通,但也没有一个明确说坚决反对上TD,这是一个事实,但更是一种表象。运营商对TD的态度,大家通过今年三部委组织的规模试验可以看出还是相当支持的。运营商对国产设备、国产技术是持欢迎态度,并且通过实际行动扶持国内供应商,中兴、华为的崛起应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中兴、华为的交换产品在初期服务于电信网络时,哪个不是毛病百出、故障一堆?运营商对采用国产设备造成的困难都在高度的国家责任面前、为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承诺面前,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以克服、解决,积极为国产设备厂商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出谋划策、竭尽全力,从而带动了整个通信行业的振兴。

运营商采用国产设备不仅仅是为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同时也为了支持民族产业,通过实际行动强国强民。国产设备在质量方面与国外设备在发展初期有一点差距,但很快能够赶上,最差也能满足国内通信市场发展要求。国内的设备供应商在与国外的设备供应商竞争时,除了价格上的优势,还有对业务的快速反应和提供、服务的及时到位、合作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很多时候运营商十分愿意与国内设备供应商合作,除非国内产品不能满足网络安全和发展需要。运营商在扶持国内设备商的同时,也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运营商扶持了中兴、华为,不扶持TD标准不符合运营商的价值观和企业利益,因此说,国内运营商还是十分支持TD。

支持TD和拿TD牌照是两个不同概念,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支持TD却不想拿TD牌照这之间肯定有一些原因,我分析其中有运营商担心运营不好TD这个重要因素。运营商的担心具体来说应有以下五个方面:

1、共同语言尚需培养

现在电信运营商都在实施战略转型,构建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规划,迫切需要产业上下游的支持和支撑,特别是对设备供应商的要求,也从过去单纯追求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向更加注重业务应用、技术支撑、客户体验方面转变。TD产业链目前在这方面与运营商在认识上存在差距,在沟通上不能畅通,往往需要政府部门来转达。这里有运营商的原因,更多是TD产业链的问题。TD产业链有时候往往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客户是谁,客户需要什么,最终客户需要什么。运营商与TD产业链上下游语言不通,让运营商也苦恼不已。

2、婆婆太多困惑多

TD作为我国拥有独立自主产权的国际标准,受到了政府各个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无可非议。运营商作为企业应该为拥有这种特殊待遇而感到高兴,但事实上,运营商高兴不起来,婆婆多,管事的多,自己不好做主。移动通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往往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快速反应,婆婆多了,需要考虑的因素多了,决策起来就比较困难,最终会拖累了企业。有人会说,政府部门不会干涉企业内部运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国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政府也处于转型阶段,很多管理行为还带有过去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政府部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还不一致,在一些具体事项上不会轻易放手。政府主导的TD规模试验从一个方面说明政府的影响力和推动力,特别是下一步管控的范围:比如设备选型、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设备供应商市场份额,谁敢说政府部门不过问?如果TD产业某一企业不能入围运营商的短名单,运营商是要面对很多压力和阻力,企业的发展战略就不能很好实施。

3、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TD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必定在未来的3G市场占一席之地,成了皇帝的女儿。TD产业的“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折磨着运营商。这种不愁嫁心态和高贵姿态让运营商坎坷不安。TD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关系到国家何时成为电信强国,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福祉,运营商企敢怠慢?要想让TD成功,造福于国家和老百姓,需要运营商和TD产业各方的通力合作,相互支持。运营商和TD产业各方在地位上平等,在分工上各有侧重,不能过分强调主导权归属问题,应一致服务于市场需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满足社会信息化需要。在垄断时代、通信市场发展起步阶段,客户对通信的质量、服务水平、业务体验不是很在意。在经过了多年的相对的市场竞争,客户对这些有了很高的要求标准,市场有了明确的标杆,运营商在扶持TD发展方面确实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合作环境。

4、狮子大张口

TD产业链经过多年的艰苦创新,投入不少资金,哪个企业目前不是为筹钱发愁?为今后的盈利模式绞尽脑汁?第一桶金何时能够掘到还不明朗,企业只好苦苦坚守,期待着TD牌照发放后,迅速获得较大的回报。对于这一点小小的要求,运营商是十分理解的,并且非常愿意与TD产业链各方共同发展。问题是,电信行业有电信行业的特点,对于任何新项目都会很谨慎,需要从小范围建设,根据业务的发展逐渐过渡到大规模建设,一般需要三年时间。中移动王建宙老总对3G建设策略的说法是符合实际规律的,每个运营商在建设3G时,绝对不会在全国范围内一下子铺开,因为运营商需要时间来摸索建网经验,探寻盈利模式,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涉及到企业整个架构的调整,企业内部流程需要重新制定,各种人才需要实战培养,各种相关制度需要重新制定,3G运营谈何容易!运营商初期的小投资与TD产业期盼的大回报差距太大,更何况运营商的日子除了中移动,哪个不是紧日子在熬!

5、手心手背都是肉

根据国际3G运营成功经验来看,3G设备都采用了3到4家短名单采购制度,超过4家的不多;手机都采用定制或规定要求的方式,一般是5到6家终端厂商。TD产业链上不管是3G设备还是3G手机,厂家数都比运营商实际需要多很多,很多厂家都没有与运营商打交道的经验,不能把握运营商的实际需求,后续研发和支撑能力也不能让人高枕无忧,因此,在TD牌照发放后,如何割舍确实让人头疼!有人说,中国市场大,需要好多厂家来支撑。市场大没有错,但不一定需要很多厂家来支撑,因为现在市场需要规模化、规范化、统一化,国际上设备制造商兼并潮和运营商兼并趋势应能说明一些问题。在3G建设上,运营商反对七国八制,也反对一国九制,这是由市场特性所决定的。3G时代是“业务应用为王、用户体验至上”不是一句简单的宣传用语,而是需要运营商和产业链做很多协调统一工作,减少沟通对象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举措。

综上所述,TD产业链各方,包括运营商,还需做很多更实际、更积极的工作。TD放号只是新长征的开始,愿在各方的努力之下,TD的规模试验有一个好的结果。虽然规模试验的作用和影响有限,但规模试验正面的积极因素和成绩应该得到肯定和承认。一年的TD规模试验对整个TD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TD规模试验绝对不是最优方案。

以上观点只代表我个人的不成熟看法,不代表任何部门和组织。虽然我作为运营商基层的一名普通员工从我有限的知识、信息、经验、角度谈了我对TD的担忧,但我们应该看到一年来TD产业链的各方、包括政府相关部门都为TD产业的健康发展作了大量准备性工作,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都在努力调整自己以适应移动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运营商和TD产业链的各方明显加强了相互了解和沟通,TD的曙光即将展现,我非常希望以上的担忧尽快成为过去式,让中国3G促进中国信息化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