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牌照晚发放对国外设备制造商有利
从表面看,3G牌照晚发对中国移动最有利,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迅速扩大移动用户规模,提升自己的业务、服务水平,为今后3G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从长远的利益来看,牌照发放越晚,对在2G市场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外设备制造商越有利。近几年,全球的移动通信市场属于爆炸式的快速增长阶段,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全球移动用户数翻了一番达到了20亿,在未来的两年内,还会持续高速增长,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中国移动不得不每年投资几十亿美元购置2G设备,受益的只能是国外设备供应商。在全球2G设备几乎停止研发和大规模生产的背景下,中国移动为了降低风险,应为3G竞争,在2G网络扩建时,采用了可以满足2G/3G多标准的设备,国外设备供应商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等又一次完成了在中国移动市场的3G布局。由于无线网络建设要求绝对一致性的特点,一个本地网内一般只能采用一个厂家的设备,一个省最多也就2、3家无线设备供应商,2G扩建的区域一般都是3G首先要覆盖的区域,无线设备的搬迁成本是相当高的,无形中增加了国产设备供应商的进入门槛和扩大市场份额的难度。在核心网部分的扩容,受现有设备互通的影响只能采用现有2G国外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基于R4/R99架构的核心网设备。
中国移动为了满足话务量和用户规模高速增长而新增加的投资,最终会成为3G运营后的沉重包袱,因此受益的只能是国外设备供应商。
国内设备供应商华为、中兴由于在中国移动GSM无线通信网中没有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在3G时代,华为、中兴将很难在中国移动占据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用户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的改变,对移动手机功能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移动业务应用和移动终端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国外成功的3G运营商对移动终端都采取了定制方式,中国移动也确定了六家终端供应商,国内很多的终端制造商被排除在考虑之外。国内的终端制造商只能图谋TD,但3G时代是由运营商主导业务和应用,国内的很多终端制造商将面临前景暗淡的困境。
3G牌照的晚发只会让国外的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