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笔者以为,如果就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只能从技术层面解决问题,而要想真正发展,必须站在行业前端,从战略上解决问题。那么如何从战略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实现三大转型四大战略。三大转型包括转念转型转产,四大战略包括跟随战略区域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
一,转变观念,认识处境,积极谋划,防止无为。观念是个虚东西,但它决定我们的行为和决策。观念不一样看问题和行事的方式不一样。现在大家的观念趋向两个极端,一是无所谓,啃老本,看旧历,认为转型发展是下一代的事,是别人的事。延着既有的方法习惯模式做事,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二是悲观丧气,举手投降,认为天塌下来高个顶着,自己无能为力,媒体产业没希望,怎么转型都死路一条。这些都是对媒体处境缺乏认识的表现。其实当前很多传统媒体还是经济支撑,只是营利能力的减少。特别是一些媒体集团打造的影响力公信力和营利方式,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不恋过往,不惧将来,活好现在才是我们正确的态度。
二,转型发展,全媒传播,立体影响,争夺阵地。媒体本质上是沟通信息的工具。现在传统媒体在信息沟通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明显落后于新媒体,但是新媒体在公信力权威性可保持性等方面又明显弱于传统媒体。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媒体作为专业从事信息传播的行业,都应当进行全媒体立体传播,这样才能满足你的受众速度锐度深度广度等各方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媒体作为影响力平台,必须通过全媒体建设来巩固自己的发展阵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转型发展不仅是媒体变革之需,也是履职尽职的政治责任之需。
三,跳出行业,整合资源,依托媒体,做活产业。媒体行业实践已经一再证明,旧有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实践也证明,新的营利模式还没有形成。要解决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不能再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因为这里的土地已经十分贫瘠。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走出去,到高利润的行业去,将媒体的市场功能进行重新整合定位和开发。要让媒体的平台功能进一步释放,除了唱好主旋律外,在市场上有更大作为。在这方面浙报集团的游戏开发,湖北曰报传媒集团的房地产开发均可资借鉴。
那么,在这三转之中要进行怎样的顶层设计和操作呢?笔者以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四大战略。
一,实施跟随战略不掉队。方向不明重在跟随。当下媒体发展何去何从谁也不知,不能盲动乱动。要学会跟着走。主要包括跟进技术,跟进模式,跟进产品,跟进管理。面对投资巨大却又充满风险的新媒市场,无论是技术还是模去,也无论是产品还是管理,作为人财物并不充裕的传统媒体,不必要样样弄通个个搞懂,拿来用就是,否则很容易形成找死的风险。对每一款新媒体保持积极姿态,使用对接,用于传播,力争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益。不要轻易挑头,那样会死得很惨,也不要放弃,那样会落后时代,格格不入。
二,实施区域战略保性命。保住基本营利版块,划分实验区域,试错容错纠错,攻守兼备,进退适宜。先保命后发展,边保命边发展。比如同样是媒体经营创新,可以将目前尚有较丰厚利润的地产,商业,教育,医疗等版块自
己经营,而将汽车,家居,旅游等版块交于市场进行经营。可将新媒体版块市场化,进行融资众筹等多元化经营。这样一方面保住了媒体发展的根本,另一方面又开拓了新媒体发展的市场。二者形成良性互补互为依托的局面。既保命又发展。
三,实施品牌战略保突破。避免平均用力普遍无力,打造精品锐利出击。在品牌建设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投入人力无力财力,让其有力有效有利。让人用得上记得住想得起愿投入。特别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一到两款新闻或经营产品,将其规模化,品牌化,平台化,人格化。成为媒体发展的台柱子牛鼻子,成为媒体的象征和符号。
四,实施人才战略保根本。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因素。越是人才流动加剧越要留人用人,待遇事业价值留人。要通过持股等方式将人才价值显性化长期化可持续化。要让人的价值在创新中得到最全面深入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