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媒体转型过程中,时常发生并购行为。这种行为常为政府主导,多家媒体共同实施。最早的算是佛山广电与报媒的合并重组,一时影响全国,现在已悄无声息。当下的典型当数上海报业集团的组建,它是将解放报业集团与文新集团重新合并重组,成为中国最大传媒集团。此外还有近期湖南报业集团与湖南出版集团《潇湘晨报》的并购。
众所周知,中国媒体的数量全球之最,仅报纸达两千多家,但呈现多而散的格局,影响力传播力经营力皆不够。全国媒体经营总额比不上美国新闻集团一家。从文化产业和與论影响力的双重建构而言,皆存在多而不强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对媒体进行整合实属必要。
但是现在传媒整合转型,很多进行的都是物理变化,都是摊大饼地合并做大,做的是简单加法,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实现内部各要素基因的深度重组。
物理变化的表现是什么?主要是各媒体简单归并,各归并单位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新闻业务,管理流程,报业经营,都是各自为政,没有进行整合发挥,起不到扬长避短,做大做强,提升单位效益,扩大媒体整体效益的目的。化学变化的表现是什么?它是对整个集团各媒体和要素市场的重新定位规划和组合,通过优化管理和运行流程,提高单位各种资源和各要素的运行质量和效益。让媒体由多要素组成的小分队变成强大的集团军。
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各要素归并,整合,熔铸,重塑的过程,是从充满摩擦和予盾的痛苦过程,其间涉及资源的重新分配,渠道的重新建构,人员的重新调配,利益的重新分割。而且,这一过程不仅仅发生在集团层面,而且发生在各单元内部,所以很容易激发矛盾。
就传媒集团而言,有两样东西是最值得关汪的化学变化。首先是各媒体的去留。比如上海新闻晚报和午报,就是在媒体集团归并中因市场定位雷同而割舍掉的。这一举措当然有其内部的逻揖考量,但作为老罗这样不明真相的外人来看,以上海之大,容下三五份都市报是没有问题的。独食吃着舒服,但有时并吃不干净,这也会造成另一个问题,市场竞争不够,媒体成长不快。媒体归并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件大事,肯定是最大的化学变化,因为它涉及到了人才物及各种政经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去向问题。这一变化无论发生在哪个集团都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直至影响全国。这种化学反应的结果有两种,要么以少胜多,以退为进,减而重生,凤凰涅槃,要么丢失资源,浪费人力,得不偿失,败落家产。
再就是新媒体的建构。这等于要在集团内部塑造一个新的平台,同样涉及人财物的各个方面,也是一个巨大的化学变化。比如上海报业所推出的澎湃,界面和上海观察,皆是媒体的重大行动。新媒体的发展曾经与传统媒体没有太大关系,比如当今的几大商业门户网站,大家都认知不足。十几年后,由它们创办的二代子媒,特别是微博微信移动端等,成为新媒体的主力军,不仅占领了與论高地,而且严重威胁了传统媒体的生存,让传统媒体茫然失措。在这种背景下,中央都高度关注媒体的发展创新,提出了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这就要求所有的媒体集团必须集中力量,打造与传统媒体对接,甚至可替代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形态。这一点,可以说是我们媒l体融合最重要使命,也是融合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当然,在当前的情势下,特别是中国有影响的传媒集团都是国有资产,很多报社都是国有事业单位,所以无论是特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借用的往往更多的是行政力量,而缺少市场的力量。
行政力量塑造的短期效应,所以无能哪家媒体的成果经验与做法,皆需市场的深度检阅与判定。权力资本唱主角的背景下,资源的垄断度应是成效判定的重要依据,至少占三分之二强。
与之相应的,当下传媒行业真正的困境在市场类媒体,因为前期的迅猛发展,市场媒体收入在集团占比过大,一旦市场下行便呈危殆之势。传统主流媒体,尤其是前期市场化不充分甚至完全吃财政饭的媒体的叫喊具有模糊格局下利益诉求的考量。
这是媒体大变局的年代,新媒体已经占据先机,依靠科技力量的推动,走上了新时代與论传播的制高点。那么,传统媒体的明天在哪里?价值在哪里?这个,需要真正的改革真正的创新来回答,而这些改革和创新,必将推动媒体产业发生剧烈的物理化学变化!
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