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媒体转型的五大误区

(2014-11-10 13:44:23)
标签:

杂谈

传统媒体转型的五大误区

都在谈传统媒体转型哈。俺在媒体界混迹江湖二 年,相当于老中医资格,或者说卖油翁水平。以吾酌油之久而知之,当下媒体转型存在 大误区哦。怪多的,蛮吓人巴!

一是行政化愈演愈烈之误。有人会说,扯蛋,现在不都企业化改制吗?哪儿来的行政化?非也。传统媒体的集团化过程表面看是做大做强,是市场化的过程,但就内部而言实际是行政化的整合过程。上海报业是典型。请问上海《新闻晚报》是死于市场吗?不是,死于行政。有人说媒体多了都不好活,不如掐死几家,让剩下的活好。请问哪个城市的商业只有一家两家,媒体作为商业主体虽非多多益善,但以上海之大,容不下一个新闻晚报。行政化的做大是容易的,市场化的做强在哪里?

二是市场走火入魔之误。有人又会说,扯蛋,不都说要市场化吗,现在是不够,何来疯魔之误?嗳,别激动呀,你知道《21世纪》报系吗?你知道那个写下纵然新闻死了也留下圣徒无数的沈灏么?他们为了9000万的创收任务,突破了新闻底线,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涉嫌新闻敲诈,现在有25人都坐大牢了呀!媒体,尤其都市媒体生存不易哟,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容易吗,你说说。但是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无论如何不能以公权谋私利,这样多不光彩呵。你说这不是走火入魔是什么?要钱不要命,要线不要文化人的尊严啦!

三是方向不明盲目转型之误。这么说别生气呀!俺就是这样的人啊!估计跟俺一样的人很多。不过,全世界媒体人大都方向不明,少数明白人也是运气好资金足,踏准了节奏的主。现在是转型没有成功模式,尤其经营模式没有一个凑效。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是很形象的说法哟。有些传统媒体人员本来紧张,资金本来短缺,一个萝卜一个窝,一分钱当两分钱用。现在新媒体要人又烧钱,那个紧张呀不说了。更可怕的是,新媒体建设投入未必有回报,烧钱更烧心哦!钱在焚烧,人在分流,没有效果,你说急不急?

四是否定内容为王之误。很多人在说现在是渠道为王平台为王,完全否定内容对媒体的决定作用。这个用理论论证太复杂,俺举几个例子。湖南卫视相较于其它省级卫视,平台是一样的吧,渠道是一样的吧,那么它为什么远胜于其它卫视呢?是它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爸爸去哪儿了》等等节目吧。再说江苏卫视,再说浙江卫视,不就是一个拳头产品《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包打天下吗?咱还不举湖南卫视与远胜于它的央视在渠道与平台上的差别,却在内容上远胜于它的例子。你的内容为不了王,渠道为了王,是因为建渠道与平台远较内容容易罢了!

五是拆散经营架构自毁长城之误。有些媒体误把市场萧条带来的广告下降当作媒体结构的罪恶渊薮,迁怒于此,除之而后快。比如《中国经营报》废除了广告部。这是典型的自毁长城呀!专业人员在专业市场有专业资源,这是不以媒体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服务市场的广告部与媒体的架构一般不会发生冲突,它便于整合媒体与客户的关系,并让这种关糸产生价值,实在是媒体的财政部啊!去广告部要么是转型作秀,换汤不换药,要么是头脑发热,自找死路。

哎呀!好像远不止五大失误哟,还有发行之误,管理之误,用人之误,社会联络之误。太长了,俺怕你读晕过去,就写上述五点吧。有人也许会问,别太罗嗦,一句话说明该咋办?俺说一句只代表俺自己的话:有钱有人你就探索转型,缺钱缺人你就量力而行,没钱没人你等死也行!够简洁吧。好了,就说到这儿,拜拜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