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庆学
罗庆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62
  • 关注人气:23,1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青年需要怎样的精神导师?

(2012-06-11 16:18:42)
标签:

加藤

宋体

黑体

南京大屠杀

中日关系

杂谈

中国青年需要怎样的精神导师?

——答网友问

近日,日本青年作家加藤加一先生因演讲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过程表示“不明白”,而被视为“公开质疑”事件的“真实事实”,随后甘肃省教育厅宣布“坚决抵制加藤原定在甘肃农业大学的演讲访问,加藤新书的一系列签书会也被迫取消。此事经网上传播,在当前中日关系十分敏感的背景下,更具有特殊的意味。下面是笔者与一些网友就此事的探讨与答疑。

你对嘉藤什么印象?

答:中文好,思想有一定的独立性,能较客观在看待中日关系;但是,很多时候,似在有意无意为日本辩护。有一场演讲,好像在武汉大学,说了不该说的话,也是在隐讳地持续地质疑这段历史,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南京大屠杀,是涉及到所有中国人的民族感情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加藤在这个方面随意表达,有些人还要为他辩护,势必激发绝大多数人的声讨。这样的人在中国到处游走演讲(特别是在大学),不知是对外国人的政策已有变化,还是有关部门的疏露。

问:但是在大学里,有很多学生非常崇拜他,可以说咱们中国学生现在偶象,我们大学上次举办了一次活动,调查的结果他们最想请鼛藤。这是为什么?

答:现在大学生精神食粮太少,国内人士讲的很多东西他们都不信,以比较盲从。谁批判中国他们就听谁的。其实爱国主义只要是中国人都应有,在的问题是,很多大学生的民族主义都越来越淡漠甚至虚无了,剩下的都是所谓的国际主义了,而这个国际主义又容易被人忽悠。

问;我们该怎么看待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

答:换个角度听听别人的声音,听听不一样的观点,没有什么不好,这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国际观,也是中国人增长智识的好办法,但是很多患有软骨症的人,听着听着,听着听着,就变卖国贼了。

问:他们真的有什么阴谋吗?

答:这也不一定。他们在一些无关紧要问题上的讨论也许是真的,甚至是帮着中国说话的。但是在一些民族大义问题上,他们往往是自觉不自觉承担某种使命的,那就是为他们自己的国家说话。他讲的真和假的掺合在一起,他的观点都隐含在一些看似轻松的表达中。比如对南京大屠杀的“不知道”。这可能吗?其实就是一种反对啊!他把这种观点到处兜售,尤其是向中国学生兜售,这是非常危险,也非常难以处理的。我把它叫做“精神三明治”!

像朱大可,熊培云,这样有思想的人,大学学校党委还批不过,反而嘉藤很好通过。为什么?

答:他们要善于柔性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注意一点客观性和平衡术,否则人家大学也吃不消,这不是加藤的技巧吗?我看了看他们的录象,太简单直白了,这是斗士的作派,思想家不是这样。

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出不了年轻的而有影响的思想者?如何改进?

答:中国的大学出不了自己的加藤,有社会氛围的原因,有人们的价值观导向的原因,但落脚点还是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国学生里出不了年轻的思想家,有一个韩寒又是反对现行教育的,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的教育更多的培养的是机械式的智能机器,而不是具有精神文化素质的人,这是应试教育的结果。我们因为追求教育的机械化,我们就要承担这种教育模式的后果,那就是中国青年创新力的减弱。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结果。要改进,必须从教育这个根子上改进,其它的都是皮毛。

问:大学生需要怎样的精神导师?

答:大学是人生精力最丰富的阶段,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定型阶段,精神和思想需求非常多,如果从市场的角度看,思想市场也是一个市场,你不去占领,别人当然就去占领。这就要求我们的青年要有自己的精神导师,他一定是年轻的(包括心态),成熟的,有真正有价值的独立的认知系统,学术追求和精神世界,他的思想和人格要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追求一定要优于物质追求,而且要外化为行动,在这个越来越物化的世界里,独标一职,他要在标榜自己的同时,感染青年,感染时代!

问:这样的人会出现吗?

答:历史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当代当然很难。当代一些名噪一时的导师们要么学力不足,难以为继,要么定力不够,向名利和权势屈服,最后都半途而废。但是我们还是满心期待这样的人物出现。当然,也许现在就有,大隐隐于市,被时代的噪音和阴翳遮盖了。培养和发现他们,是青年的责任,媒体的责任,也是时代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