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高铁怎么成了“拍脑袋”工程?

(2011-04-30 20:44:45)
标签:

刘志军

中国高铁

盛光祖

铁道部

基本建设

杂谈

 中国高铁梦怎么说变就变?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4月20日,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向外界公开铁路的发展思路后,中国的高铁发展也从人们的议论声中正式转身。近期以来,盛光祖召集各路专家、官员已经多次召开小范围会议,论证未上马高铁是否具有开工的必要性。

知情人士透露,在“保在建、上必须、重配套”的发展思路下,有些计划内的高铁项目将被停止。而铁道部在经过几天研讨后,对于今年的基本建设投资也基本达成一致:缩水2000多亿左右,即从年初计划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减少为4000多亿。多方信息显示,高铁发展已从以往的狂热中逐渐冷静下来。

 2011年的首份工作计划是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审定的。在高铁的发展上,刘志军被评价为激进派,在其计划内,2011年仍将是高铁发展的高峰期,基本建设方面投资额就将达7000亿元。

这些投资包括近70个高铁项目的诞生,7935公里的新线铺轨和6211公里的复线铺轨、7901公里的新线投产和6861公里的复线投产,以及8800公里的电气化投产。

然而,随着刘志军被免职,这一计划停留在了纸上。知情人士称,盛光祖上任铁道部部长后,先有了压缩投资的计划,随后才产生了“保在建、上必须、重配套”的保守型发展方式。

看着这些新闻信息,笔者所感兴趣的不是铁路究竟建还是不建,建多还是建少。笔者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铁道部换一个部长,中国的高铁梦就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2000亿的巨资说用就用了,说节约下来就节约下来了?我们假设刘志军没有出事,或者只是调任其它部门,接任的铁道部长会做如此的调整吗?或者说这种重大调整究竟是困为决策的不合理还是因为政治上与前任划清界线?

刘志军贪污受贿,当然应当受到法律的严处,但这是不是说他在位时的所有决定都是他个人的决策?如果一个部长一个人拍拍脑袋,2000亿就出去了,或者再来一个部长,再拍拍脑袋,2000亿又回来了,那么这种决策方式是不是太危险了,太随意了?中国高铁这么巨大的投资都可以是“拍脑袋工程”,那么其它的工程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志军的倒台简直是必然的啊!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开专论证会的结果。但是我想说的,刘志军在位的时候,做出这样的决策之前,难道就没有开专家论会吗?为什么同样是专家,有些可能是同一位专家在不同的部长主持的大会上就有不同的结论呢?他们的结论究竟是自己独立研究的结果,是自己的见解,还是官员们的附庸和注脚?

一个身处高位的人就可以翻云覆雨,一批所谓专家可以跟着翻云覆雨,这样的决策太可怕了,这样的社会也太可怕了。这样的决策模式,要想不腐败不出问题都难啊!这充分地说明了我们的决策制度的个人化,随意性,它所伤害的不仅仅是当事者本人,是一个铁路系统,他伤害的是全国人民,因为这样的资金是从纳税人和旅客那里获得啊!

中国高铁规划一年之内,因人事而几变,一方面说明了我们重大工程总休规划的缺位和决策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的很多部门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是“拍脑袋”决策,而不是科学决策,是专家围着领导转的看眼色决策,而不是领导听专家的充满科学精神的独立决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