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捐了钱还落泪鞠躬是哪门子道理?
(2011-01-28 00:05:08)
标签:
陈光标台湾民众圆山饭店红包杂谈 |
陈光标捐了钱还落泪鞠躬是哪门子道理?
据媒体道,大陆企业家陈光标二十六号晚间抵台,展开行善感恩之旅,陈光标一抵达机场,就遭到绿营民代抗议,但陈光标仍坚持此行来台能有所回馈,二十七号一早,陈光标展开故宫参访行程前,在饭店遇上一名贫妇拦路求助,陈光标一口气就发了七万台币的大红包。
二十六号晚间,大陆企业家陈光标偕同家人抵达台湾,声称要来台捐款一亿人民币的陈光标,一踏入机场大厅,就遭绿营民代高声抗议。
有人大骂陈光标是伪善团,也有自称代表弱势族群的民众高举红布条,列队欢迎陈光标来台捐钱,理念不合的两派人马,更因此爆发口角冲突。面对民众抗议声浪,陈光标感到委屈一度落泪。
二十七号一早,陈光标在下榻的台北圆山饭店,遇上一名贫妇拦路求助,陈光标直接大手笔发放七万台币的大红包,让拿到红包的贫妇相当感动。
陈光标强调将兑现承诺,每一包红包至少一万元台币,同时,下午前往新竹县政府展开第一波的济贫行动,为了表现诚意以及顾及台湾民众观感,陈光标表示在发放红包当下,会向领取红包的贫户鞠躬表示敬重,同时也希望将每年都能持续进行捐款善行。
说实话,作为大陆的媒体人,看到了这个新闻真不知说什么才好。但我想仅仅依据常识,想发自内心地问一句,一个行善的人,为什么还要向被捐的人鞠躬,为什么还要落泪,这不是花钱买罪受吗?即使他真的是伪善,这种“伪”也可以被原谅了!
大陆与台湾因种种原因,民众间可能是存在一定的隔阂,这也可以理解的,但是只要是人,那种尊重行善的人,尊重布施的人,感恩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帮助自己的人,应该是一个永恒的定律!你不希望接受别人的善举,你不参与就是了,让需要的人与接受,去感恩,就行了;我们大可不必把这事与政治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说,你越是这样,让人越觉得你的内心还不够坚实,还不够自信,还草木皆兵!
尊严每个人都有,弱者也有尊严,我们当然甚至更要尊重这种尊严。但是行善的人有没有尊严呢?当行善的人向被行善的人哭泣,当行善的人向被行善的人鞠躬,我以为行善的人已经是在放弃自已的尊严在行善。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的,我不知道,如果让你送钱给别人还向别人流泪请求别人接受,还向别人鞠躬,你会吗,你愿意吗?中国人不愿意,外国人,欧美人愿意吗?我以为,这是一个常识,我们把常识问题复杂化了,如果把常识问题复杂化,往往事情就是无解的!
说实话,作为一个大陆记者,我尊重敬佩陈光标的行动,即使他是作秀,也是值得尊重的。试问,在全世界范围内,究竟有几个慈善家没有所谓的“作秀”?比尔盖次行善,不也有避税的成份吗?但是,全世界有钱人多的是,为什么另外的人不愿意作秀?归根到底他们还是没有一种公益的情怀,没有关怀弱者的习惯,不愿意操那份闲心。仅凭这一点,我们当对世界上所有的捐赠者表达我们的敬意!而不是对他们挑三拣四,说七道八,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如果说极端一点的话,我以为陈光标行善过程中的挫拆,是看客心态与自悲心态与酱缸文化的混合物!是华人社会的不幸!更为可悲的是,我们连个评理的地方都没有!让外国人外族人看笑话!
我个人认为,陈光标目前的捐赠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认为“观感不佳”,你还做这件事的价值何在?用一句民间的话说,你傻啊你?对于他向贫困农妇随机捐七万新台币已经有了某种赌气的意味!
台湾民众和政府方面为什么拿“尊严”说事?我以为这可能的确与陈光标的“高调”行善有一定的关系,但这还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江素惠女士在她的博客里写的一句话“陈光标行善之旅,话说要救济台湾贫户,他转身回到大陆可能说解救了台湾同胞,统战意味让人难以消受,更难让台湾民众认同。”
这是什么?这是一种“阴谋论”,而正是这种“阴谋论”在大陆民众与台湾民众间筑起了一道深深的鸿沟。陈光标想用“善举”来填平这道鸿沟,无论是从历史的机遇还是现实的处境涞看,都不是时候,这才是陈光标行了善还要落泪鞠躬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