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们该回哪里的“家”?
(2011-01-18 01:18:06)
标签:
家家户户春节城里人正月初一床上用品杂谈 |
春节,我们该回哪里的“家”?
春节越来越近,一直在我家帮忙照顾小孩的父母亲准备回家了。
我问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回不回家。她反问我道,这里就是我的家,我还回哪个家?
我一惊,刚准备说你这小孩子怎么忘本,春节要回老家是习俗?可突然意识到她刚十岁,对于她来说,她的老家就是我现在的新家,我的老家才是我父母的家。
我不想回爷爷奶奶的家。女儿接着说。
为什么呢?那里是爸爸和爷爷奶奶的家,那里有好多哥哥姐驵和你玩。
我不认得他们,有什么好玩的?女儿拒绝道。再说,那里没有电脑,上不了网,没有游戏玩,还没有小伙伴!
女儿一脸的认真,她的这种认真也让我突然想到什么。
我的老家在一个小镇上,要说也不是真的没的电脑什么的,只是长时间家里没有住人,所以所有的电器都已经坏的坏,锈的锈,都不能用了。别说上网,就是连烧火做饭都成问题,更主要的是,连床上用品还要从现在的家里带回去。
本来,我是不主张父母回家的,过年回老家一趟既不方便,也不容易。但他们每年的这个时侯都准时像城里人收班打烊一样,捎一点简单的用品,早早地买好车票,只盼着我们一放假,他们就立即蹐上归途。至于我们回不回家,他们既不征求意见,也不会有任何的强求,一切悉听尊便。我一开始挈妇将雏,回去过几次,后来感到越来越受不了,于是好几年就没有回家了。
我曾对他们说,你们就在我这里过年,我这里吃的,喝的,用的,洗的,都方便,你们回去活受那个苦,图的是什么啊?
他们一开始不做声,过了几年才说,在城里过年,太没得意思了。这里的人都生分得很,正月初一我们都要到家家户户拜年,还围着火盆烤火,拉家常,泡米仔茶,多有意思?城里人相互不拜年不说,就是过年了,家家户户还是像生人,互相不打理,太没有意思了。再说,我们回家,还有敬公祖,烧纸钱,一年一次,马虎不得,这个你们就不懂了。。。。。
他们的一席话,让我不知再说什么才好!
我们的下一代,确认他们的家就在城市,离开了城市,他们习惯不了,所以他们不愿意离开;我们的上一代,他们的家在农村,那里有乡情乡亲的呼唤,那里有他们的根,他们的寄托,他们的期盼;而身居中间的我们,一半在城,一半在乡,城里有我们的同事朋友亲戚,乡里有我们的同学乡情。我们是城里人眼中的异乡人,我们是乡里人眼里的城里人!
我们是哪 里人?我们的家究竟在哪里?这样一种追问,平时可能还不太被别人和自己在意,但是一到春节,这种身份的背离就尤其明显,就尤其让人纠结。
两个家在我们心中打架,两种背景两种文化在我们心里打架,上下两代人也在我们面前各有各的牵挂地。
春节,哪里才是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