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文坛,天使还是魔鬼?

(2009-06-23 10:14:27)
标签:

北京作家协会

北京作协

中国文坛

中国作协

郑渊洁

杂谈

               中国文坛,天使还是魔鬼?       

   中国文坛也好,中国作协也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成功的大作家,需要一种更大的器局,需要有一种更高的姿态,需要一种更广阔的胸怀,来包容它,来优化它,来改变它,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指责甚至谩骂!这是中国文化的方向,也是中国的方向!                                   ————题记

  继前不久金庸加入中国作协的消息引发热议,今又爆出"作协"的重磅新闻:有"童话大王"之称的郑渊洁又在自已的博客中高调宣布:"我要退出北京市作协!"

  一个是华语作家的"大师"级人物,著作等身,年近九旬,回归"组织";一个是青少年读者中的"大王"级人物,影响巨大,正值盛年,"背叛"组织.这一进一出,难免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

  作协,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郑渊洁"背叛"作协的理由吧.他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2003年9月,北京作家协会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本人当选代表。北京作家协会在网络尚不发达的2003年,竟然选择在网上向我发出开会通知。我既不让你来开会,又通知了你。而且保证你看不到这个通知,但是又有据可查。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北京作协是充满智慧的机构,只是如果用在团结作家振兴文学创作上就好了。根据《北京作协章程》第四条,作协负有联络作家的职责。“开会通知无法送达手中”只能证明作协居心叵测。本人从1990年开始使用邮政7801信箱保持同外界的联系至今,一直没有变更。自1990年起至2000年,北京作协一直使用这个信箱向我邮寄会刊。而在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我的邮政信箱从未有退回北京作协开会通知的记录。事实上,北京作协是不想让我参加代表大会,在我当选代表后,剥夺了我的参会权利。

    担忧:按照《北京作协章程》第十二条的规定,第五次代表大会该开了。我替北京作协担忧:万一郑渊洁又当选代表,这次作协再采用网上通知的方法,估计我在几分钟之内即获悉。我以为,这次北京作协大概会选择群发手机垃圾短信的方式通知我开会。

我不想在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再给北京作家协会添麻烦,我宣布退出北京作家协会。

    我希望北京作家协会的工作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联络作家上,不要把主要精力用于为自己谋私利,花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在纳税人还让你花之前)。

  

   很显然,郑渊洁是对北京作家协会对于作家的服务态度不满,对于作家协会部分工作人员谋取私利的工作作风不满.在郑渊洁的眼中,北京市作协就有点像"魔鬼".他在第五次作代会召开之前辞职,是不想给北京市作协"添麻烦".

  关于对作协的批评,以前也有过很多先例,比如湖南省作协两副主席打架;河北省承德市作协主席的抄袭事件等,但是这些批评都是对恶性事件的批评,虽然对作协的形象有影响,但毕竟只是个人行为.而郑渊洁批评的北京作协,不仅在名气上比原来的省市作协大了很多,而且直接点名道姓地对整个作协的工作作风"开火",这还真的需要一点"舍得个人一身剐,敢将皇帝拉下马"的精神.从这一点来说,我还真的对郑渊洁的敢作敢为的精神表示钦佩.他创作的大多是童话,但搞起批评来却一点不"童话",与功成名就还申请加入作协的"金大侠"相比,显得痛快淋漓得多.这种"引头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气魄正是当今文化界所缺乏的.所以,无论郑渊洁对作协的不满是不是他的一家之言,他的这种精神首先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面对这一事件,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郑渊洁敢对北京作协高调"开火"?

  我在网络上查了查,郑渊洁个人简介:

   作家、慈善家。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楷模奖”获得者。 一个人写一本月刊24年世界纪录保持者。皮皮鲁讲堂教师。皮皮鲁作文大赛评委会主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评选委员会委员。是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半月刊的唯一撰稿人,创刊24年总印数逾亿册。其作品字数达两千万字。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是他笔下塑造的形象。《皮皮鲁总动员》(由54本书构成)是郑渊洁目前在图书市场销售的系列丛书是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书目。全国各地书店均有专柜销售。2006年至今销售出1100万本。首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郑渊洁为他人创造过超过200万个就业机会。郑渊洁创作童话30年,作品已售出1亿2千万余册。2008年,联合国为表彰郑渊洁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向郑渊洁颁发“国际版权创意金奖”,郑渊洁成为中国作家获此殊荣第一人。2008年汶川地震,郑渊洁成为向地震灾区捐款最多的中国作家,捐款总额达38万元人民币。

   我把他的介绍列在这里绝不是为了帮他做广告.我想说的是,他敢于向北京市作协叫板,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价作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你才不会唯唯诺诺,任人宰割.有了这个基础,你说的话才有人听得见,也有了这个基础,你的话才有人听.相信,对郑渊洁而言,北京市作协会员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他敢于开炮的直接理由. 

  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是站在郑渊洁这方面来说的,郑渊洁的行动也有一定有社会民意基础,就是中国的作家协会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作协会的角度来想一想,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郑渊洁在文中也承认一开始作协的服务很好.他这样写道:

  本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加入北京作家协会。彼时的北京作家协会和此时的北京作家协会不同。那时的北京作家协会工作人员同作家联系密切,不为自己谋私利,一心为作家服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北京作协工作人员有郑云鹭、陈红军、李芸。进入2000年后,北京作家协会管理水平发生了变化,办事机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素质和品质今不如昔,北京作家协会的级别虽然从“正处”升为“副局”,但是为作家服务的水平却从“正处”降级为“副股”。

   郑渊洁自已难道不清楚上世纪八十年代与现当代文学处境的差别吗?他的童话世界可能依然红火,但文学世界已是昨日黄花.拿过去的文学作为显学时的服务标准来要求文学作为破落户时的标准,注定要产生心理落差.你郑渊洁办公司搞创收,别人作协也要活命也要经营,你还要那种联系密切的热情服务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适宜呢?你郑渊洁觉得别人服务不好,别人还认为你郑渊洁耍大牌,不懂知恩投报呢!很可能还有人认为你郑渊洁退出北京作协是自我炒作,有不可告人的商业目的呢,不然的话,你写的下面这段话又是居心何在?

    我以为,这次北京作协大概会选择群发手机垃圾短信的方式通知我开会:想办假证吗?想开假发票吗?想刻假章吗?请拨打以下电话……北京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即,目前,由于郑渊洁的联系方式变更,作协的通知无法送达他手中。希望这位代表或者他的亲朋好友看到此垃圾短信之后,尽快与作协联系,以期届时能邀请他参加会议。联系人李……

 

   上面,是我站在当事者双方所提出的一些想法,尽管有些细节不是太清楚,但作家有怨言,作协有苦恼,这的确是一个事实。那么回归到文章开始的问题上来, 作协,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我的答案是它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只是中国的一个普通单位,是单位就有中国所有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有作为单位的所有是是非非。郑渊洁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作家,如果不满意这个单位退出就是了,辞职就是了,没有必要过分指责,这样的确有自我炒作之嫌。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到网上有一篇写金庸为何要加入中国作协的分析文章。该文得出了两点理由:

   首先,金庸此举是在找一种归宿感,有一种落叶归根的心态。
    作为一名用汉语写作的华人作家,无论他取得了多大的文学成就,无论他的小说卖了上千万上亿册,他的根都在中国大陆。中国作协作为大陆官方的作家组织,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毕竟是中国作家的“家”。这个家里聚集着王蒙、宗璞、贾平凹、莫言、余华等众多当代中国最优秀、最有才华的作家。加入这样一个同道高手云集的组织,对金庸来说或许有一种归宿感。这就像一个在外漂泊了大半生的人,老了退休了,想回老家落叶归根一样。传统的中国人尤其是文人一般都有这种心态。
    其次,金庸此举是“一种示范”,一种姿态,客观上能促进港澳台和大陆作家的交流和融合。
    金庸以85岁高龄加入中国作协,对他自己没有任何实际上的名利收获,但作为港澳台等海外华语文坛的“带头大哥”,他这一举动是“一种示范”,一种姿态。两岸三地作家是一家。不管是大陆台湾的作家,还是香港澳门的作家,首先都是一名中国作家。金庸加入中国作协,客观上能促进港澳台和大陆作家的交流和融合。
  我认为这两点分析得非常好。中国文坛也好,中国作协也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成功的大作家,需要一种更大的器局,需要有一种更高的姿态,需要一种更广阔的胸怀,来包容它,来优化它,来改变它,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指责甚至谩骂!这是中国文化的方向,也是中国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