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文化当家人让人难堪

(2009-03-20 13:53:45)
标签:

杂谈

没有文化当家人让人难堪

 

身在媒体,常关注文化现象。

发现越来越多的所谓文化人,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借媒体之力,树立权威,塑造品牌,影响社会。但是却有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就是媒体很热衷于为别人做吹鼓手,为别人做嫁衣裳,而自已却往往缺少相应的文化人,来确立媒体在当地的文化地位。这让人有点难过,也有些让人不解。

媒体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在当地应当说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人才方面,也有很多相关的专家学者,比如说写作方面的,办报方面的,经营方面的,管理方面的,等等。但是,我们却发现,媒体始终宣传和表扬的是别人,自已的人才总是在宣传和表扬别人的过程中,成绩才得以确立。比如说,某市开一个文学坐谈会,来自社会各界的很多,但来自媒体的却少得可怜。那些媒体编辑记者,从入行开始,再到本职工作,不就是写啊编啊,一年四季和文字打交道吗?为什么到头来,专门的团体里出现的“作家”反而还比社会上其它行业的还少呢?很多媒体为什么没有文化方面的当家人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我暗自揣摩,这方面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比如媒体竞争激烈,大家都在抢新闻,而新闻与文学是区别很大的两类文体,这两个职业一个需要不停地“动”,脚板底下出新闻嘛;而一个却需要静思冥想,需要相当清闲的时间和从容的心态。所以,这两个职业甚至是矛盾的水火不容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代媒体走向了市场化,大都是为了经营赚钱,文化成了搭台唱戏的工具,媒体不仅乐于做这种工具,而且还觉得这样做是在掌握着“操作”文化的主动权,所以显得心安理得,而且对文学有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不壶过我还是觉得不对劲,作为一个文化部门,无论如何,总得一些,至少一个“镇馆之宝”,也就是文化的当家人,不然以何服人?我曾参加一个文化座谈会,主办方是媒体,但是媒体只是主办而已,但却没有来自媒体的意见和声音,我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甚至有些面红耳热,因为我也是媒体人,仿佛受到了羞辱,但是受到谁的羞辱呢?我不得而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