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文学让人羞愧难当

(2009-03-04 12:57:11)
标签:

杂谈

谈文学让人羞愧难当

 

很长时间没谈所谓的“文学”了。

一个原因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再就是越来越感到谈文学是件令人羞愧难当的事儿,没有信心.

现在突然想到谈文学是因为从网上得知,网络写作者也可以加入什么“作协”了。不过,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三年以网龄,创作字数50万以上,等等。看来,文学还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样不可救药。

管他的,我还是来谈一点关于对文学的真实感受吧。

                   谈文学让人羞愧难当

身在文化部门,整天都和文字打交道。应当说关注一下同一屋檐下的文学,还算是业内之事。但是即便是分内之事,也让人很难为情了。为什么?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太多的业外人士在“谈文学”,在“弄文学”,在“搞文学”。“文学”虽然字字带“学”,但是却在所有的行业中最无“学”。人们常说“新闻无学”,现在我看新闻的学问越来越大,没有大学问,在竞争激烈的新闻环境中很难立身;而“文学无学”才是真正的事实。

当几岁的小孩就能写出所谓长篇,在出版社的操作下在市场上呼风唤雨;

当言不及义的青年无病呻吟大段谁也看不懂的文字,还谓之心灵低语;

当苦闷的中年无处可去,编造点男女艳事,演绎成长篇累牍的所谓言情系列;

当老年教授闲来无事,摘抄点历史演义,再加上点现实感受,谓之为百家讲坛;

当。。。。。。。

呵呵,我可不想当王婆,也不想当善于长篇大论的“作家”,不再“当”了,一句话——

谁都可以来“搞文学”!

没有年龄限制,没有行业规范,没有资历要求。男女老少,人人可搞,工商士农,行行皆宜。只要你会提笔写字,只要你会讲故事或煸情,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自称作家或著名作家,你就真的是作家或著名作家。

当文学丧失了人文关怀,丧失失了理性沉思,丧失了理想的观照,文学也就丧失了自己。

人们往往对与自已生活相关的事保持高度敏感,而对与已无关的事却麻木不仁。比如人们对问题奶粉深恶痛绝,“三鹿”在中国奶粉市场可谓是呼风唤雨,一枝独秀;可因为三聚氢铵事件,却被毫不留情地打入了历史的冷宫,成为千年的遗憾。

在我们的文学市场上有多少的“三鹿奶粉”?这个问题好像从没有人追问。人们似乎对文学的混乱保持着高度的宽容,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想怎么吹就怎么吹,一切都悉听尊便。但在我看来,这只是表面现象,真实的原因是文学远离了现实的人生,被严重的边缘化,不管你有没有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毫无干系。这是一种无奈的封口,这也是一种无望的沉默——让你们玩去!

我想了想,在这个社会上,谁都可以搞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妓女;再一个就是文学!只不过前者要“钱”,后者要“闲”。

想到这里,我再次羞愧难当。因为我曾经搞过一点“文学”。也就是当过一段时间的文学青年吧,还写出了几本卖不出去的书,电脑里还有一本没人要的长篇小说。应当说,我是一个文学“破落户”,是一个文学界的“失意者”。我没有理由对文学高谈阔论。就象那些所谓的作家一样,蓄着大胡子,大谈当今文学界的盛况。也就是说,我的羞愧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我曾经与“文学”为伍;另一个方面,在与他们为伍的时候没有什么成就!

不过在我看来,“可怜人”可不只我一个。我不成功还没有做一个成功者的样子,老实地承认,不给文学事业抹黑;但是有些人却坚决不承认自已的不成功,一些文学的不成功者发现了自已的失落后“抱团取暖”,用组织的力量夸耀自已的成功。比如说,文坛上的所谓“作品研讨会”就是其中一种;还有所谓的“男作家协会”,“女作家协会”等。我有一个不太宽厚的比如,这种现象就相当于当妓女由于姿容太差没有客人,没有客人的丑妓女们合开一个妓院,取一个类似于“春宫艳园”一类的名字,以此博得嫖客们的赏光。

大概也是搞文字行当,与一些文学杂志的老总们有一些接触,知道现在的“发表”是怎么回事儿:当我们“著名作家”的稿件邮送到编辑部,正等米下锅的编辑们大都如获至宝,终于又可以揭得开锅了!这个月的工资终于有保障了!而我们的“著名作家”看到发行量少得可怜的杂志却在高声欢呼:我成功了!我要开研讨会了!这是怎样的幽默啊!

真是“别人装饰了你的风景,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为什么进行网络写作

大概是常常写点博文的原因,常有网友给出我发来纸条,问我为什么有那么些东西可以写?为什么对每一样事件都有着好像与别人不一样的观点?你的文章写的究竟给谁看?

这些问题,我很少给出回答,因为它们都不好回答。说假话对不住自已,说真话对不起别人,不说话是最好的选择。

近日,有很多博友问我,你的文章在网络上很多,而且有一些名气,你的名字为什么很少在其他媒体上出现?文章如果只是网络上流传,是不是很多传统读者看不到?我觉得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比较好回答的问题,所以在这里简要答复以下几条:

一、我不爱投稿,而且从不投稿,不是自命清高,而是因为太麻烦。我是一个十分怕麻烦的人。从大学毕业至今,我没有给任何报刊投过一次稿。当然,这也可能与自已的工作有关,从事的就是审稿工作,没有一点神秘感吗!

二、我写作纯粹凭感觉,完全靠兴趣,从不是为了挣稿费,也从不为了挣注意力。所以文章全都说真话,因为没有必要说假话。写了两本书,都是网络上写成的。读大学时,用笔和纸搞过创作。现在,我视拿笔和纸写稿为一种落后。

三、我在新浪里的博客,主要是为了保留自已的思想。网络写作的方便性随意性,对写作者而言具有某种休闲性,这一点是刺激我写作的一种重要动力。它比较比较好的满足了我这种行为懒惰思想积极的人的需求。

四、文章有点“墙里开花墙外香”(其实墙外也并不一定香,方便表达罢了),就在一些言论网络上到处传播的时候,有些人(主要是不与网络接触的人),包括一些朋友还在问我为什么从不写稿子。呵呵,有点搞笑。

五、我写文章不想给熟悉的人看,我喜欢把文章给陌生人看,因为熟人之间的阅读容易受非文字的东西干扰,陌生人之间文字的接触更纯粹,更容易互相理解。这一点,网络是最重要的平台。

 

文学已经死了,但是在我的心中,激情还在,表达的意愿还在。而能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的只有网络这个大平台。如果指望通过网络来获取名声,加入作协,不仅是本末倒置,而且是作茧自缚。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会丧失写作的本来意义。

文学死了,作家还活着,不是活在作协里,而是活在网络中。真作家,在民间,在网络中,所谓的网络优秀写作者,可以入作协,是对网络写手的轻视和嘲弄,同时也是对作协自身的嘲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