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庆学
罗庆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62
  • 关注人气:23,1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众的眼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雪亮的?

(2008-09-14 21:39:37)
标签:

杂谈

群众的眼睛什么样的情况下是雪亮的?

         ——由“三鹿奶粉事件”想到的

 

这几天,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全国关注。两千多吨奶粉收回,200多名患病婴儿被免费治疗。国家调查组还在进行责任调查。曾经名扬全国的“三鹿”品牌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众多妈妈如同躲避瘟疫,唯恐避之不及。事件已经漫延开了,众多的婴儿因为吃这种问题奶粉已经患上了肾结石等疾病。查明原因与查处责任人当然是重要的。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一个生产婴儿食品的厂家在这么多安检部门的监督下,依然生产了如此长时间的问题奶粉而无人知晓?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为什么雪亮的眼睛还是没能及时发现如此严重的问题?

从应急处理的角度来看,“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上至国务院,下到有关部门,处理是及时的,信息也是公开的,卫生部在很短时间内就召开了记者会,通报相关情况,并且派专门人到河北调查,弄清事件真相。国务院也迅速出台了六条措施,一方面救治受害婴儿,一方面追查责任,建立安全机制。河北省有亲部门也是紧急行动,不袒护,不推诿,配合查处。应当说,这些与当年我们隐瞒SARA病情相比,都是我们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的表现。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发生,不仅危及到社会公共食品的安全,造成了社会家庭和个人严重的身心伤害,而且败坏了自身的社会品牌,而这种品牌的价值是经过长期的市场实践打造出来的,几乎是无价之宝。无论是社会会账还是经济账都太不划算,真是既恨可憎,又可悲可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透明有序的监督程序,缺少对群众呼声的及时反应,以至于最终害人害已。

现在,问题正在处理,责任正在追究,但是,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一种问题,非要等危害已经造成,形成大面积的伤害之后,才会被我们重视,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采取断然措施?之前,一些老百姓的反应(三鹿奶粉早在三月份就有人反应,但是因种种原因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为什么会被束之高阁?而且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个别的单一的现象,不仅是在食品安全,在生产安全和其他社会管理方面,比如学校招生,宫员提拔,煤矿安全等,往往也因为老百姓呼声的缺位,也就是“老百姓眼睛”的缺位,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些问题已经从多个方面说明了我们社会管理机制中缺少关键的一环:百姓参与,百姓评价,百姓监督。我们虽然在某些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相对先进的措施,但大部分还流于形式甚至是作秀,群众的眼光还没有进入到真正的力运作的核心中去。他们的眼睛在绝大部分是模糊的,昏暗的,看不明白的,甚至看到的是错误的。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在那些地方,容易产生问题,滋生腐败,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一旦问题暴露,就无救药。

我们可以从社会系统化治理这个角度,来以点带面地审视“三鹿奶粉事件”,把它当作一个标本,对其进行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解剖。因为,这类事件的发生已经不只是偶然的个案,它已经成为有规律的社会现象,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我姑且将之称为“社会监督缺失综合症”,我们食品安全,我们的住房制度,我们的医疗制度和教育制度,我们的生产安全,我们的官员提拔和任用,哪一个方面不是在这方面有明显的缺失呢?而这种缺失又不是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失呢?

 我们从这一事件中可以有多个反思的角度,但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弄清或者说解决“群众的眼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雪亮的”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只有让群众的监督进去,而且这种进入是有制度保障的,我们的管理环节生产环节和安全环节才算真正的完善。这样,我们才不会陷于就事论事,头痛医头的泥潭,才不会总是做事后诸葛,才不会在同一个问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付出社会经济和政治成本。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找到治理这种社会顽疾的良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