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平常心做事,踏实

(2008-09-07 16:02:24)
标签:

杂谈

 用平常心做事,踏实

 

不轻易说累的。

一直好像有个人拿着鞭子抽自已,总是努力地往前跑。停顿下来,才知道,拿鞭子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年龄,还会自已逼自已。

今年,中国的两件大事,都去了现场。见证历史,写了些见闻和感想,作为一名记者,收获巨大。到今天,这两件大事,都过去了,世界渐渐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当然,灾区的重建还在继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历史总会是这样。江河滔滔,时光滔滔。大喜和大悲,最后总会归于平淡。

这几天,读了几本书。红极一时的官场小说《驻京办主任》,并没有想像的那般有水准。故事还可以,角度也好,但是语言太不到位,很粗糙,很凌乱,像是急成的。另一本《位置》,稍精致一些,语言也好些。但是故事讲得很拖泥带水。

除了小说外,还读了两位商界名人写的书,一本是万通的董事长冯仑写的《野蛮生长》,另一本是潘石屹的《我用一生去寻找》。了解了一些商界的秘密,也知道了一些商界大佬们的心理状态,当然从商业的角度,认识了一些中国社会的现实。

冯仑的书写得很扎实厚重,语言老道,观点精辟,有幽默感。不光是生意之书,也是社会之书,人生之书。有人把他称为商界哲学家。比如,他对钱的理解,对财富的认知,对中国富豪们的“原罪”的剖析,应该来说是准确深刻。他的书有较深厚的功力,非一般人所能达到。这与他曾当过中央党校老师有关。商界专家与学界专家合一的资历,成就了这本好书。

潘的书温润一些,讲道的东西比较多。书如其人,行文不如冯的雄辩,但文质彬彬,文如其人。读之与同老友交心恳谈。让人感到一种财富英雄的特有的亲切。

很长时间了,我所读的书主要限于哲学类和社会类,有些急于所用,本没兴趣,强迫自已读。通过阅读学一些相关的知识,本是应当的。但用这种方法读理论书多了之后,无论是思想还是心态,甚至身体都会感到疲累,感到苍老。“理论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树常青”,这句话看来不假。

有事的时候,事会累我们。没事的时候,书也会累我们。主要原因是我们喜欢逼自已,缺少了一点顺势而为的平常心。没有了平常心,不仅容易身心俱疲,而且心理容易不踏实,总像记挂着什么,总像还有什么没到位。甚至为一句话没说好,一件事没办好,一本书没读好而心慌气短,而焦虑不安。

用平常心做事,再适度增加一些成年人率性而为,再苦再累心理也踏实。而这种平常心来自对生命对生活甚至对人情世故的体味,以及体味之后的通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