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你的博客太沉重了。
有朋友常这么对我说。
我点点头说,我也早意识到了,可没办法。
搞点轻松的,别老像哲学家。朋友说。
没办法,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说。
其实我只是个喜欢思考的人,但却不是一个喜欢沉重的人。喜欢思考的人,容易沉重,无论是生活还是写作,总容易有某种认知,某种判断,某种结论,总容易与某些个理论联系在一起。而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
这不,又来了。朋友一笑说。
没办法,这是我的思维方式。我说。
人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着他的生活方式。所谓生活不就是说话做事处理各种关系再加上吃喝拉撒睡吗?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导致了以上生活方式的不同。特别是说话做事处理各种关系。
此话怎讲?朋友问。
说话是典型的人的思维方式的外化。有的人很顺从很随和,这个人内心很安详,思维几乎能与所有的人随时取得一致,好听点说叫总能顺其自然,随机应变,不好听点说叫随波而流,没有主见。这种人很好相处;另一种人很固执,内心斗争很激烈,思维方式几乎很少能与人取得一致,甚至总是相反,说话做事给人的感觉很突兀,很叛逆,很自我,很不受商量。这种人很难相处。做下属常难为领导,做领导常难为群众,很不好相处。还有一种人思维方式很模糊,说话总是模棱两可,做事总是懵懵懂懂,表现得丢三落四,前后不一。与这种人说话很费力,每个问题总是纠缠不清。此外,还有一种人,思维又过于清晰,什么东西总像都已被他想好了放在那里,只要你说什么,他随时可以拿出一个东西来应对。这种人眼光锐利,说话直白,一言往往就能击中要害,让人不寒而栗。但这种人容易是电灯只照别人不照自已.
你是哪种人?朋友追着问.
我笑笑说,另一种人,表面上和顺,内心却很叛逆.所以我为人算是平和,但写作的东西大多数却很尖利。去年在新浪文化博客上发了几十篇文章,大多是尖锐的东西。心平气和,我是写不出东西的,这一点很要命。这也暗命了古人的“不平则鸣”的道理。但自已却吃了大亏,即使是豆块文章,也得有激情,花力气,有点杜鹃泣血的味道。
那不写不就是了?朋友又笑。
不写更难受,就像怀了小孩的孕妇,你不让她生,她难不难受?真是生也难受,不生更难受。爱写文章的人命有点苦,爱写点小文章,但又不能出口成章有人命更苦。鲁迅老人家的文章都是“挤”出来的,我们的文章还能是“流”出来吗?
那你怎么办呢?朋友无奈。
我说,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已的文章轻松一点,休闲一点,娱乐一点。这可能是我新一年的方向。
“靠不住系列”全球完整版:
《苹果》男人靠不住
《色戒》 女人靠不住
《投名状》兄弟靠不住
《集结号》组织靠不住
《长江7号》地球人也靠不住
《变形金刚》外星人靠不住
《霍元甲》徒弟靠不住
《无间道》警察靠不住
《青蛇》 动物靠不住
《肖申克的救赎》出纳靠不住
《午夜凶铃》电话靠不住,电视更靠不住
《阳光灿烂的日子》避孕套靠不住
《妈妈再爱我一次》老爸靠不住
《新警察故事》儿子靠不住
《无极》馒头是靠不住的
《疯狂的石头》国际高手是靠
《苹果》男人靠不住
《色戒》 女人靠不住
《投名状》兄弟靠不住
《集结号》组织靠不住
《长江7号》地球人也靠不住
《变形金刚》外星人靠不住
《霍元甲》徒弟靠不住
《无间道》警察靠不住
《青蛇》 动物靠不住
《肖申克的救赎》出纳靠不住
《午夜凶铃》电话靠不住,电视更靠不住
《阳光灿烂的日子》避孕套靠不住
《妈妈再爱我一次》老爸靠不住
《新警察故事》儿子靠不住
《无极》馒头是靠不住的
《疯狂的石头》国际高手是靠
前一篇:今天放了一挂鞭
后一篇:“中国年度最佳文章”评选挂一漏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