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理战胜不了小道理
中午,看一名叫程万军先生的博客《是什么让记者失去了纯洁性》,深感共鸣。
文中他分析了当前媒体泛经营化的趋向,指出了记者在本来就是营利为目的的新闻单位里工作,如果没有体制的保证,无法真正的职业化起来。要让他们具有“书写人间真情”的人文精神更是难上加难。
他的下面两段话可谓切中要害,
如果一个本当以“让事实说话”为宗旨的记者,被迫满脑子想的是“经营”,那么这样的队伍怎么可能会保持纯洁性?
谁也不能说“经营者”就不能成为记者,但如果一个本当以“让事实说话”的记者满脑子想的是“软广告“,那么这样的青年群落就必然多了浮躁的“商人伎俩”而少了空谷足音的
“人文精神”,这正是一件“患未来”的大事情。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不这样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程先生可能没有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工作过,不知道如果媒体发行与广告上不来,在生产成本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媒体该如何生存?工作人员的饭碗谁来保证?这是一个已经被一再证明了的两难话题。
走专业化的道路,是很多媒体工作者(包括领导在内)的梦想,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暂时还无法这样做,很多媒体的记者都是“一专多能”,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这是中国媒体的现状与实情。这是由整个媒体的市场环境与国家经济水平决定了的。有一些知名的大型媒体早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他们是幸福的。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媒体要改变这种现状的确有许多困难。这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必须这样的问题。因为面对生存和饭碗,任何大道理都没法战胜小理。
当然,有些媒体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水平的提高已开始慢慢改进,渐渐驶上专业化的轨道,这是一个好的趋势,我们充满期待。
加载中,请稍候......